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团组织的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已成为企业共青团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共青团是共青团组织的一部分。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青年职工在企业职工中的比例迅速增加, 河北省沧州市轻工业系统青年职工在企业中比例达90%以上。
他们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青年;企业改革每项新举措、新办法的出台也都需要企业团组织积极的引导教育青年,认识改革、宣传改革、支持改革、企业改革才能得以顺利的实施。企业要发展更需要企业团组织,组织培养青年人才,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充分发挥青年职工的聪明才智。
二、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党的中心工作是搞好经济建设,共青团组织必须毫不动摇地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
一是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努力找准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结合点、切人点,全方位、全过程、多侧面、多层次地向生产经营“渗透”。 如市轻工业局系统东风塑料厂团委围绕企业的产量、质量、消耗、安全、纪律等方面在青年岗位中开展的争创优秀青年岗位活动,以及在青工中开展的“三学”“两比”(学经济、学业务、学技术,比才干、比贡献)活动,得到了企业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对获优的同志给予物质奖励还组织到外地参观旅游,青年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一年中有140余人获厂优称号,3人获市级称号,1人获省级称号,提高了职工素质增加了企业效益。
二是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胆地在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作用。三是引导教育青年立足岗位干好本职,争创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建功立业。
四是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也要利用企业生产谈季、节假日和业余时间不能以牺牲生产力为代价来换取共青团工作的表面活跃,而要以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为前提,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三、赋予企业共青团新的工作内容。
团的工作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适应青年、找准位置发挥作用。首先要围绕生产力的发展做文章,构建联系青年的新纽带。
如在改制过程中企业实行股份制许多青年既是股东卫为企业所聘用,企业效益的好坏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只有围绕发展生产做文章,才能从根本上代表和维护青年的最大利益,才能更加广泛、紧密地把青年凝聚在团组织周围。 其次,在围绕为青年服务上做文章。
构建团的工作新思路。只有服务青年,才谈得上团结青年和带领青年。
如果不能适应青年的需要,为之提供多方面,有效的服务,青年就不会选择团组织。如在企业改制中优胜劣汰,竞争上岗,青年择业都得要靠本领,在企业干不好就可能下岗或被辞退,这就需要团组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帮助青年增强适应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为提高青年素质开展工作。
同时, 积极向企业推荐和选送人才。第三,要围绕市场经济机制做文章,构建共青团工作新的运行机制。
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工作决策、实施、考核、评价、激励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形成有序地运行工作机制, 使团的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四、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式的工作方法。
当前新的形势下,企业共青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企业改制定岗、定员、定责、定权后,占用生产时间集中大量人员去搞活动客观上既不允许,也不可能高放、精干的企业运行机制必然使管理人员大大减少,必然使专职团干部减少而兼职团干部增多。因此,转变团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团的工作效率、效益,既是企业改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团的自身运行机制的迫切需要,所以,团的工作要定位在“向八小时以内渗透,向八小时以外延伸”要变大规模集中活动为小型分散活动,变局团委大型活动少而企业单独活动多;变占用工作时间为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变团组织独家“经营”为联合其他群众组织或部门多家“联营”局团委和各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大都和工会, 党政部门联合,一是能得到经费上的援助,又能得到人力上的帮助;变一昧无偿式活动为有偿活动与无偿活动相结合;变简单的突击性劳动创造活动向以科技为先导的劳动创造活动发展,变单一的思想教育为思想教育与青年岗位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变单一的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为学先进同岗位、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立足岗位成长、建功立业。
那些清澈明亮的青春,那些寂寞飞扬的年华,那些干净甜美的梦想,那些繁琐忧伤的岁月,那些一直流淌在我们头顶上沉默的浮云,那些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呼啸的风声,那些一碰就不见了的过往,那些淡淡消失了的昨天,那些曾经的曾经,我都怀念,并且珍惜。
2005年的夏天,阳光灿烂得刺眼。我站在校园空旷而寂静的操场上,看周围的野草。
过去的时光汇成一段段飞扬而明丽的青春,慢慢流过我的掌心,虽然我依依不舍,可心里却温暖而满足。 在与小学岁月告别的时候,我开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怀念。
那些在陈旧而古朴的教室里上课的温暖时光,那些在一路月季花中散步的休闲时光,它们一直都默默无语,可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在母校那些平凡而温暖的日子。我们在自己的“舞台”上绽放的青春与热情。
那个有着微薄记忆的一年,月季花开出了灿烂的一季。 可转眼,时光就这样过去。
那些不再回来的画面,那些纷乱而又平淡的画面,清晰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它们是值得回忆的。
站在教室前的讲台上,可以看到落日慢慢隐没于暮色中,仿佛看到老师的面孔,看到了自习课上和同伴一同翻阅酣丹丰柑莶纺奉尸斧建的色彩绚烂的图片,看到了充满浓郁盛夏气息的小路;看到了从树叶缝隙中穿过的细碎阳光…… 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有淡淡的留恋和不舍。2005年的夏末,风呼啸而来,带走夏日里最后一丝炎热。
我站在树阴下,听时光哗哗的流淌。细碎的阳光温柔地落进我的眼睛里。
十五岁的我在风中寂寞而平静的成长,站在校园里看最辽阔的天空,听最安静的雨。 一年的时光在我的掌心静静划过。
我回过头去,凝望着那些曾经的片段,那些飘散着花朵香气的深刻往事。然后我抬起头,带着我微小而清晰的梦,向前方坚定地走下去。
时光如水,我微笑并且怀念着前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韵一)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韵二)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韵三)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韵四)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韵五)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黄何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韵六)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韵七)这首诗的作者高适,字达夫,渤海郡蓨(今河北景县)人。
少时家道贫寒,流浪在中原一带。年过五十,才学做诗。
进步很快,数年之间,便已成名。他曾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任书记,因而熟悉边塞生活,写了许多边塞诗。
肃宗时,官至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和杜甫有交情,杜甫有几首诗为他而作。
唐代诗人,官至节镇的,只有高适一人。他的诗与岑参齐名,称为“高岑”。
《燕歌行》是高适的著名诗作,唐诗选本中差不多都选取的,近年来也有过许多注释本。但是,这首诗文字虽易懂,解释却颇不容易,因为有三个问题,似乎一向没有弄清楚。
第一个问题是这首诗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作者的自序说“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但在《河岳英灵集》和《文苑英华》中却是“开元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张公出塞而还者”。
这个张公,是张守珪。开元十五年(公元七二七年),官瓜州刺史、墨离军使。
开元二十一年,官幽州长史、兼御史中丞、营州都督、河北节度副大使。开元二十三年,以河北节度副大使兼御史大夫。
根据这个政历,开元二十六年称“御史大夫张公”是对的,而开元十六年张守珪还没有兼御史衔,称“御史张公”是错了。由此看来,原文似乎应当是“开元二十六年”。
但《河岳英灵集》编成于天宝末年(公元七五六年),收录的都是开元、天宝年间流传众口的著名诗篇。《文苑英华》是北宋初年编集的,所根据的都是唐人写本。
这两部书都较为可信,而它们同样作“开元十六年”,似乎原本确实如此。因此,我以为,可能高适作此诗及诗序时,是在二十一年以后,二十六年以前,则称“御史张公”也不错,而“开元十六年”则是他追记的年份。
无论是开元十六年或二十六年,这个年份只是那个曾经从张守珪出塞的幕客回来的年份。回到什么地方?诗序中没有说明。
我们知道这时期高适还流浪于梁宋之间(今开封地区),正在学做诗。这位幕客做了一首《燕歌行》,给高适看。
于是高适“感征戍之事”,也和作了一首。这位幕客不知是谁,他的《燕歌行》内容也不详,可能是叙述或歌颂张守珪的功绩的。
高适这首和作里,有没有引用原作中的事实?这些情况,我们现在都无法知道,因此就不容易正确地理解。第二个问题,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作者对于这些“征戍之事”的“感”,到底是什么态度?肯定呢,还是否定?歌颂呢,还是讽刺?我看过一些笺释,对于这个基本问题,似乎都没有说明白。第三个问题,是这首诗的结构,到底是集中描写一件事实呢,还是概括了许多“征戍之事”?这些地名,是记实呢,还是借用?所提到的人物,是一个人呢,还是许多人?如果是一个人,是特写张守珪呢,还是另有别人?“汉将”是谁?“男儿”是谁?“身当恩遇”是谁?“死节”又是谁?这些辞句,都有些捉摸不定,因而笺释者就意见纷纭。
以上三个问题是有联带关系的,不能一个一个地分别解决。《旧唐书·张守珪传》有一段记载,极可注意:开元十五年,吐蕃寇陷瓜州,王君蕃死,河西汹惧,以守珪为瓜州刺史、墨离军使,领馀众修筑州城,板堞才立,贼又暴至城下。
城中人相顾失色,虽相率登陴,略无守御之意。守珪曰:“彼众我寡,又创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也。”
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贼疑城中有备,竟不敢攻城而退。守珪纵兵击败之。
于是修复廨宇,收合流亡,皆复旧业。这一段历史,可以启发我们两件事:(一)开元十六年,有一个张守珪的幕客从瓜州回来。
他曾作了一首《燕歌行》,叙述或歌颂张守珪这一次的军功。高适读了,印象很深。
过了几年,就采取这个题材,也作了一首。事情原是发生在瓜州,但高适作此诗时,张守珪已转官为幽州长史兼御史中丞、河北节度副大使,因此他的诗序中称“御史张公”,而诗中的地名都是在幽州国防线上了。
(二)诗中最有关系的两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多数注释者都以为讽刺主将荒淫,耽于酒色,而不恤士兵的生命。
但是从这两句的上下文看来,分明不是作者对张守珪的讽刺。这个谜,向来没有人解通,只有陈沆在《诗比兴笺》中曾引用这一段史传,认为这两句与瓜州的“空城计”有关,但是,他又说:“然其时守珪尚未建节,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六年建节之时,或追咏其事,或刺其末年富贵骄逸,不恤士卒之词,均未可定。”
这样,他虽然注意到张守珪在瓜州以空城退敌这一史实,还是不敢确定这两句诗是歌颂,还是讽刺。这是因为他没。
绿色生活 每每烦躁不安时,低头不语,我就 能想起那座桥,那桥下的流水,那流水 里融进的我儿时的欢笑…… 初春,正所谓“乍暖还寒”时候,我 们便会溜出家门,不理会屋后未化的雪 与缸里飘着的块块冰碴子,我们眼里, 只有破冻的潺潺流水与水面上不怕冷的 野鸭子。
嬉笑着,追逐着,疯玩在河边 油油的麦田里。有时,牵着心爱的风筝 与那顽皮的狗跑啊,跑啊,全然不理会 功课的烦恼,更不曾因全球变暖而担 忧,心里只漾着笑,如同河面只漾着野 鸭子的叫声那般。
待春暖花开已成了夜里的梦,我们 几个孩子便相伴漫步在河岸,希望看到 有人下河游泳。 有人游泳就表明夏天来 了。
我们从不拘泥于日历表的规定。直 到夏天真的走近,却仍未见有人下河 时,我们捺不住了,相约脱了衣服,着“一、二、三,跳”,可嘴里喊着,身 子却往后缩。
谁缩得厉害就把谁扔下河 里,那进去的扎一个猛子,再探出头 来,“不冷,不冷!”又在不经意间抓把泥 巴扔在另几个人身上。 无奈,只好咬着 牙,学就义的烈士那般,奋勇地钻进水 里,进了水,才发现河水真的已经暖 了。
我们在水里笑了一茬又一茬,水流 了一拨又一拨,于是,夏天的暖就被流 走了,随水飘来的是清凉的秋。秋天的 河俨然成了亭亭少女,端庄,娴静,偶 尔被空中的青鸟亲吻一下,便羞得满脸 红晕。
可是,她却不会拒绝与我们这群 孩子亲密接触,我们也会做些有诗意的 事。撑一枝长蒿,向芦苇更深处漫溯;拎 一窝鸭蛋,举着鸭蛋放歌……直到夕阳用 余辉与河水吻别,我们才依依不舍上了 岸,摸摸口袋,却发现鸭蛋已丢,只剩 个破洞,懊悔不已,便想着回家补口 袋,可蹦着蹦着就忘了。
于是,漏掉的 就不只鸭蛋,还有整个秋天。 漏掉了秋,就真的只剩冬了。
凛冽 的北风狂妄地叫着,企图把我们困在屋 里。可我们不怕,我们冲出家门,依然 奔向河岸,又跑到冰上飞来飞去,别提 有多快活了。
只是吓得大人在岸上大 叫,却又不敢下去抓,不知是冰太薄还 是他们的心太厚…… 是的,我的小河和幼时的我,有段 共同的生活,那生活满是欢笑,还有无 尽的绿色。 可现在呢?只剩下回忆了, 桥还是那座桥,河水却变成了黑色,麦 田被改成了砖厂,偶尔还能见到野鸭 子,却是漂在水上的尸体…… 绿色生活,如今只能回忆了。
谁能 告诉我,我该去哪儿寻找? 【简评】回到童真岁月,和我共同的生活,这是当今我们共同的 梦想,但是无论我们怎样描摹美好的童 年,那“绿色生活”不再的惆怅是我们无 法否认的事实。 童真回忆,充满温情与 欢笑,“绿”意盎然,足以感动读者,为 此篇增色良好。
母亲我的妈妈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已 经四十有余了,个儿不高。爸爸和大哥 都常年在外,也只是逢年过节 时才回 家,就剩下妈妈一个人在家照顾我和弟 弟,支撑着这个家,一张黄黄的脸上不 知不觉中增添了几条皱纹,而手,就更 不用说了。
手,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就像珍珠一样宝 贵一样光滑。而妈妈为了我们,为了这 个家的操劳,换回的却是一双又粗糙又 黄的双手。
点出对象,“像珍珠一样宝贵一样光滑” 、“又粗糙又黄”这类词语对手的描写很 精准。 夏天烈日炎炎,连知了都热得叫不动 了,可这时不知道是谁家的农田上却还 有个人影,是稻草人吗?不,那正是我 的妈妈,在农田里妈妈用力的挥动着锄 头,双手猛烈的摩擦着,斗大的汗珠浸 湿了衣服,在烈日的浸蚀下,妈妈的手 是一天比一天干燥 ,而我这个做儿子的 怎么能不心疼呢? 生动而深情地写出了母亲的辛劳。
一眨眼,冬天又来了,对妈妈的手来说 更是一次痛苦的折磨,每一天,妈妈都 早早的冒着寒风去山上捡柴,双手常常 都冷得张不开了,而妈妈却憋足了劲, 把一根根木头扛回了家。日积月累,妈 妈本已粗糙的更是雪上加霜,手上长满 了冻疮,手背上的皮肤 犹如五马分尸般 惨不忍睹,看在眼里,我的心却在滴 血。
而我这个儿子却不能为了妈妈的双 手分担一点事情,想想我真算得是个不 孝子了。 现在的我已经步如初中 的大门,妈妈的 活也慢慢的变少了,可在我的脑海中, 总是情不自禁的浮现出一双手,一双粗 糙的手、一双被冻疮腐蚀的手。
而我却 在此时才想起妈妈的好,妈妈对我们无 私的爱,想起妈妈对我的良苦用心,每 当我跌倒时,那双粗糙的手总是有力的 把我扶起来,却告诉孩子,站起来,向 前冲吧! 母亲的手时时出现在脑海之中,那双特 别的手给了小作者无限的动力。 我的妈妈,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还有那一双在我看来神圣而又伟大的、无比洁白的手,是我穷尽心思也无法用 语言来形容的手。
点评内容:文章以浓浓的情意描写了母 亲的手,那是一双为了生活、为了儿女 操劳过度的手。作者主要从夏天与冬天 两个角度来写母亲的手,更能表现出母 亲的伟大。
同时,作者把叙事与抒情融 为一体,形成本文一大特色。语言 既精 练又深情,有力地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