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梵高传读后感1000字(3篇)2-14-47

梵高传读后感1000字(3篇)2-14-47

读后感 来源:www.xuehanzi.net 发布时间:2024-06-19 18:24 类型:花瓶中的十四朵向日葵 钮娴
«  »

梵高传读后感篇1

梵高的艺术作品显得朴拙、粗糙,但具有伟大的生命力。梵高很早就具有对艺术的敏锐感和独特的见解,但他将绘画作为毕生唯一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际遇。

梵高传读后感

梵高的绘画起始于博里那日当神父的日子,那是一个煤矿区,村民生活极度困苦,他因为参与工人的罢工而被免除神职,在穷困潦倒中,简单描摹一些静物则带给了他些许的精神慰藉。因此他一生绘画的对象和风格,都深受那些低下层百姓简单、粗糙、原始、真实的生活方式的濡染,但这也赋予了他的画极强的生命力,有一种令人无法抑制的张力和情绪。后来梵高到了巴黎,渐从印象派画风中汲取自己的新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最值得指出的是,他一生追逐强烈的太阳,所以他后来一直寓居于地中海北岸阳光强烈的阿尔画画,这里是他绘画创作的高峰期,《花瓶中的十四朵向日葵》、《夕阳播种者》就是梵高追求强烈的太阳色调来表现有生命力的事物的画作,但这种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提及的“日神”精神,已经强烈地透支着他的生命力,他渐渐感觉到了自己生命气息的微弱,于是他患上了间歇性癫痫病,不时地处于疯癫状态!周国平在书的扉页上说:斯通的笔写出了梵高的灵魂——一个因善良受苦的天使,一个用色彩享乐的天才。梵高作品的生命力,本质上源于他对人类伟大的同情心和对自然的无限亲和力。他能够捕捉到低下层百姓真实的生存状态,他能够提炼出自然界最原始最天然的那股神秘力量,他能够坚守自己的绘画事业而忍受无穷的困苦…

关于梵高之死。艺术家之死总是一个悲怆和哀伤的命题。梵高之死,也诠释了一个艺术家正常的死亡方式。我始终认为,什么样的死法,都是平等的,并无值得与否、高尚与否之分,死亡只是告别这个世界的方式,再简单不过,何必拘泥于手段的取舍。但我还是恨左轮手枪,少年维特朝自己脑袋开了一枪,而梵高也是用左轮手枪自杀的。梵高在奥威尔静养时,“他感到头脑空虚,生命的源泉已经枯涸,仿佛在过去十年里,从他手下涌现出来的成百上千的铅笔和彩色图画中的每一幅,都带走了他的一小部分生命”,他觉得累了,对大自然已提不起兴趣,感觉一切都平淡无奇,他知道自己艺术创作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加上近些年患上的间歇性癫痫病,而且一直在给弟弟增加生活负担,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他朝自己腹部开了一枪,不久便死去。六个月后,他弟弟提奥也郁郁离开了人间,他还有小孩,还有妻子。最终,提奥妻子将他的灵柩迁往奥威尔,葬在他哥哥的墓旁,墓碑上写道“他们死时也不分离”!读毕掩卷躺下,顿感眼泪夺眶而出,抱枕恸哭,但不可思议自己,是为梵高而泣,还是为自己而涕,瞬间时光,爷爷慈祥的笑容与将逝的挣扎,两年来始终萦绕在梦境,生命如此脆弱,我们有什么资格浪费生命?

他年若是有机会去荷兰,怎能不去去文森特梵高博物馆看看那《向日葵》和《星空》!

梵高传读后感1000字相关文章: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

★梵高传读后感1000字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看见读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多篇

★杨绛传读后感1000字

★《三体》读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5篇

★《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

★雪国读后感1000字左右优秀范文

★罗生门读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5篇

★呐喊高中读后感1000字

梵高传读后感篇2

耗时37小时读完了这部巨作,在收获伟大画家一生坎坷故事和艺术欣赏之余让我长长舒了口气。下面,简单谈谈感受。

初读此书既是偶遇,也是在读完《三体》后受梵高《星空》吸引,想了解了解这位伟大画家。但当翻看此书时,竟发现是如此巨幅,堪比《三体》,顿时有了放弃的念头,但还是坚持读下去。然而,在读完三分之一时竟跳出界面让我购买,价格显示是65元,发觉内心是崩溃的,因为攒了好久才只有三十几块钱。无奈只好搁置,又费我近两周时间邀请好友读书才勉强攒够。因为本人读书有个毛病——只要开始了,就必须读完。

下面谈谈对文森特·梵高的肤浅认识吧。刚开始时,我在书中做了一些标记,写的是‘‘天才画家’’种种,但读完我发现梵高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通过他后天的努力以及他特有的疯狂实现的。文森特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完全超越现实,他甚至不属于尘世,他只属于艺术的天堂。译者在后记中写道,‘‘梵高确实是天使,但是,在生活里,他更多的时候是一个黑天使。’’事实确是如此,他一生坎坷、凄苦、不受待见,始终在被拒绝、排斥和遗弃,生活让他不堪重负。在他的生命里,只有弟弟提奥是他的支柱,只有女人和酒是他的慰藉,只有画作才能让其感受生命和存在的意义。他,完全是为艺术而生,为画画而生。

在品读文森特一生曲折时,我感到上帝是如此捉弄人,为什么要如此残忍滴对待一颗艺术巨星,让他一生毫无幸福可言,却时刻充斥着苦不堪言,对他的痛苦遭遇我感到无比同情。这或许就像通常讲的,‘‘上帝为你关上了门,却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扇艺术之窗是如此小且超越时代,而被关上的门却是通往生活之门,因此,可怜的文森特只能活在艺术中,被生活完全屏蔽。

说文森特是天才或是疯子,并不是空穴来风,我想主要源于两点:一是性格;二是画作。他性格乖张、暴躁,通常还很沉默,他不善交际,甚至不能融入家庭和社会,他蔑视一切却又渴望亲情、爱情、关怀和关注,但都处处碰壁,被家人放逐,爱情遭拒,作品完全不被认可,甚至被称是猪画的。但他性格坚毅,在唾骂声中毅然坚持,在作品的口诛笔伐中独自奋战,在超验的画布中重涂浓抹、翻云搅海,他在艺术的泥潭中翻滚,与世为敌,永不言弃!

他的画作夸张,线条扭曲,令人费解和瞠目结舌;他画法超常,被高更等同时代画家鄙视;他视角独特,画面深邃,极具张力和穿透力。也正因此,在我们默默阅读企盼其能一朝崛起、一夜暴富、一鸣惊人时,我们等到的是无尽的失落与失望,悲哀与怜悯。当然,我们也要感谢奥里耶,是他用精美绝伦的秒赞使得文森特有了崛起的希望,也让他在死之前、长达37年痛苦人生中有所安慰。此外,我觉得最应感激的是他弟弟提奥·梵高,他伟大的兄弟责任、无私的资助和精神的支撑奠定了这颗文森特巨星冉冉升起,为后人照亮了一片艺术的天空。

我们见证了天才画家文森特·梵高从诞生到一步步陨落的过程,他毕生经受着孤立、遭弃、鄙夷,烂醉、梅毒、梦魇和幻觉,却依然坚强、前进和超脱中,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是否学到了什么?

梵高传读后感篇3

更真实的文森特(《梵高传》/史蒂芬·奈菲/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沈语冰/宋倩/匡骁/何卫华/译林出版社/895页/2015-11)花了几十个小时,终于啃完了这本也许是“未来十年最好的梵高传记”,至少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不用去看了。以普利策获奖者史蒂文·奈菲和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为首的写作团队历经十年,借助了先进的技术,对浩如烟海的材料进行汇总整理,认真写出如此长篇巨著,据说本书的标注达5000页之多,非常佩服他们把传记写作等同于历史研究的执精神,值得为他们喝彩。

通过本书所了解到的更真实的梵高是怎样的呢?他矛盾,纠结,情绪波动,非常努力执著,无论是早年对宗教的探究,还是后来专注练习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不管人生最黑暗的时候,还是穷困潦倒,都没有彻底放弃努力,大多数时候他异常孤独,无论是在家人和朋友中间,都不被理解。当然他很多时候也不客观,不惜刻意获取提奥的支持,提奥与他“同心同命”,对其一生给予默默无私的帮助,是他最坚强的后盾。他在阿尔勒受到的不公待遇,以及死后关于他自杀的臆测,反映了多数人的恶,这常常出现的多数人的恶曾经害过多少人呢,还好文森特有这么多的书信存世,加之传记作者孜孜不倦的研究,才很好地呈现了事实与真相。

阅读本书还能体会到:一是坚持的重要性,梵高有很多机会可能成为平凡的牧师、蹩脚的绘画销售员等等,还好他一直坚持,从模仿中创新,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二是机遇的不可捉摸,本书通过详细的论述可以说完全否定了梵高自杀的可能,但恰恰是当年失意画家自杀引发的轰动,使梵高得以为大众关注进而接受;三是平静接受事实,梵高虽然更可能是死于他人枪击,却并不去揭发开枪者,可见其心理上已经准备好平静地迎接死亡,当然这对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他不失为一种解脱。

总之,我们要从梵高身上学到不懈的追求的精神,百折不回,无论成败,都平静接受。

1、《艾青诗选》高中读后感大全(6篇)3-12-68

2、九年级读《艾青诗选》读后感600字(4篇)1-2-41

3、中学生《傅雷家书》读后感400字(4篇)2-17-81

4、《城南旧事》关于读后感200字(5篇)2-17-49

5、经典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观后感1000字(3篇)4-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