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句子大全 > 初建课教学反思(精选7篇)7-8-63

初建课教学反思(精选7篇)7-8-63

句子大全 来源:www.xuehanzi.net 发布时间:2024-05-09 17:07 类型:精选 贰凝丹
«  »

简介:感谢网友“贰凝丹”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初建课教学反思(共7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初建课教学反思

关于《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初建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一、动手导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教学学内容是对于数学符号“=”“>”“<”的认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但这些知识是不够严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深化,构建严密数学网络,所以引入新课时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已有基础和认知不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此设计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入手,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科学规范的书写方法和有趣的儿歌,让学生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知道谁比谁大,谁比谁少,知道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的`表示方法,并且能用把几个数字正确地表达出来。教学中教师用田字格给出了书写的位置,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往往在读符号时会出现错误,如不清楚都应该从左往右读、只会写不会读等等。所以,用一首儿歌“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对着大数笑”让学生加深了对“>”“<”记忆。

三、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拔河比赛为什么还没开始,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圆片,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自觉主动地接受新知识。

四、不足之处

1.在布置问题的时候问题意思表达不清楚,说的不够细致。因为是一年级的孩子,导致学生很茫然,不懂老师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让孩子思考,给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这个时候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请同学们静静思考一分钟;同桌两个人互相说说看;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等。

2.学生操作的环节有误,应该在一开始拔河比赛图片出现之后,引出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动手摆一摆,比一比,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

3.教孩子用学具。用学具的课很容易分散学生的精力,老师在让孩子动手的时候应该把问题描述的很清楚,告诉孩子们我们用一个圆片来表示一个小朋友,红色代表左边,绿色代表右边,比一比,看谁摆的最清楚。要学会组织孩子,在学具用完的时候及时要求把学具收起来,及时有效地组织好课堂。

篇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课件

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等关系,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学具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

3.参与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初步体验“数感”;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愿意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看图比出多少,并能够按要求画图。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使用“>”、“<”和“=”。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学生动手操作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小旗、绳子、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学导思

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玩过许多游戏吧,哪位小朋友玩过拔河的游戏,能说说这种游戏怎样玩吗?今天啊,有一个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拔河游戏,他们想请咱们班的同学一起一起去看看,好吗?(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探求规律

1.学生观察图片,思考:

(1)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你想问些什么?

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在数人数时是两个两个地数的应该鼓励。

(2)为什么比赛还没有开始呢?

引导学生从两边的人数不一样来分析这个问题。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我们可以用小棒来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样摆才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看着摆好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10人,二组9人,让学生观察有什么问题。然后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两组的人数。

(板书:1.数一数 2.一个对一个)

现在两个小组的人数不一样多,不能进行比赛,要怎样才行呢?(学生讨论)

结果:将9人的一组又添上一人。

现在两边人数同样多,可以开始比赛了吧?

小结:两边人数同样多,可以简单地记作:10=10

两边人数不一样多,可以用“>”“<”表示:10>9或者9<10.

请小朋友再观察,除了参加比赛的人,还有什么人?

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除了比赛的人,还有啦啦队,并且人数也不一样多。把比较的结果写在本子上。

(板书:6>4 4<6)

三、概括总结,条理知识

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知识?最主要的是什么?

(学生试着总结自己的想法)

四、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1.〇〇〇〇〇 □□□□

□□□ ?△△△△

( )比( )多 ( )和( )同样多

□〇□ □〇□

2.填上“>”、“<”或者“=”.

5〇 3 8〇 8 2〇 7 4〇 6 9〇 10 3〇 1

3.数一数,比一比

〇〇〇〇〇 □□□□

□□□ ?△△△△△

□>□ □<□

板书设计:

9<10 读作:9小于10

小于号

10>9 读作:10大于9

大于号

10=10 读作:10等于10

等号

篇3: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学设计

本节课,在学生熟悉的、乐于参与的分发食物的过程中,经历把“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经验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体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关系的作用,培养符号意识。本节课的主要活动是讲故事,学习重点是认识>=<符号,并用这些符号表示两种物品的数量。课堂活动中,要在学生讲故事、分水果以及直观图的基础上,借助>=<符号形状的特点,突破重点。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把“多”“少”和“同样多”等语言抽象为数学符号的过程。

2、了解>、=和<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3、在看图讲故事和分食物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和<符号,并用这些符号表示两种物品的数量。

(二)教学难点:

了解>、=和<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三、教学准备:

熊猫请客动画片,主题图挂图和各种动物图片和水果图片。

四、学习方式:

采用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小熊猫是怎样过生日的?是怎样招待大家的?请大家看动画片,然后把你了解到的信息编成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好不好?

师:教师放动画片。

生:学生认真观看动画片,看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编的故事。班内挑选一名讲得最棒的同学,给全班小朋友讲一讲。

设计意图:熊猫过生日请客的情境生动有趣,使学生们在情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自主参与学生的欲望。

(二)探究与体验:

1、等号

师:教师出示主题图挂图并提出探究问题,在小熊猫请客的故事中,你发现了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后汇报:(适当多找一些学生说)有3只小熊猫,3只小猴,4只小兔;小熊猫准备了4个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小熊猫的家里有4棵竹子……

设计意图: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

师: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的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把个数相同的贴在一起。)

4只小兔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4个萝卜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4个桃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3只小猴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3只小熊猫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4棵竹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4个香蕉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或香蕉分给小熊猫自己。

师:引导学生说出:有4个萝卜分给4只兔子,每只分1个正好分完。说明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师:通过刚才分食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兔子有4只,萝卜有4个,兔子就和萝卜同样多。在数学上还可以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同样多,叫等号。

可以写成4=4,读作:4等于4。

也就是说表示同样多的两个数都可以用“=”连接起来,叫相等,表示同样多。

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等号。

教师引导提问: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3棵竹子分给小熊猫自己,因为3=3。引导学生用发现的数学信息多说多练。

2、大于号、小于号

教师提出下一个探究问题:我们知道了同样多的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

学生说出:4个桃子分给3只小猴,每只分1个,还剩1个桃子,说明桃子比猴子多,或猴子比桃子少。

师:4个桃子可以用4表示,3只猴子可以用3表示,桃子比猴子多,也就是说4比3多,在数学上可以用“>”号来表示,读作大于号。就是4>3,读作:4大于3。

反过来猴子比桃子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号来表示,读作小于号,就是3<4,读作:3小于4。

教师指导在田字格里书写大于号>和小于号<。

师引导提问思考: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

(三)回顾全课,归纳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大于号小于号熟记规则,最后师生一起总结:

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大口在左大于号,大口在右小于号。

游戏结束课程:老师说出符号,同学们用动作表示符号。找一名同学在讲台上说出符号,其他同学做动作。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篇4: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理解>、<和=号表示的"意义,学习使用>、<和=号来表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2、能用语言表示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3=“”>、<和=号

活动学具:

看点子摆符号一组,看数字摆符号一组,看符号填数字一组,8、9、10的组成一组,图形二次分类一组,厚薄宽窄排序一组

活动过程:

1、碰球游戏

2、集体活动

(1)出示点卡1,认识=号

师:红色的点子有几个?黑色的点子有几个?红色的点子数量和黑色的点子数量一样多吗?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教师总结: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横线,我们可以用等于号表示两个一样的数量。

(2)出示点卡2,认识<号

师:这张卡片上有几个红色的点子,几个黑色的点子?红色的点子和黑色的点子数量一样多吗?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符号表示,就是小于号。小于号像什么?小嘴巴指着数量多的还是少的?大嘴巴呢?

教师总结:这就是小于号,它一头是个尖尖的小嘴巴,一头是个大嘴巴。小嘴巴指着数量少的一边,大嘴巴指着数量多的一边。像这样小嘴巴在前面的就是小于号。

(3)出示点卡3,认识>号

师:这张卡片上有几个红点子和黑点子?谁多谁少?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谁来试一试?大于号和小于号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这就是大于号,它和小于号是双胞胎,也是小嘴巴指着数量少的一边,大嘴巴指着数量多的一边。像这样大嘴巴在前的就是大于号。

3、分组操作

(1)介绍分组材料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

(1)请幼儿完成“看符号填数字”,并共同验证。

(2)请幼儿数一数自己完成了几张作业单。

篇5: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等关系,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学具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

3、参与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初步体验“数感”;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愿意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看图比出多少,并能够按要求画图。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地使用“>”、“<”和“=”。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学生动手操作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小旗、绳子、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学导思

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玩过许多游戏吧,哪位小朋友玩过拔河的游戏,能说说这种游戏怎样玩吗?今天啊,有一个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拔河游戏,他们想请咱们班的同学一起一起去看看,好吗?(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探求规律

1、学生观察图片,思考:

(1)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你想问些什么?

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在数人数时是两个两个地数的应该鼓励。

(2)为什么比赛还没有开始呢?

引导学生从两边的人数不一样来分析这个问题。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我们可以用小棒来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样摆才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看着摆好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10人,二组9人,让学生观察有什么问题。然后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两组的人数。

(板书:1、数一数,2、一个对一个)

现在两个小组的人数不一样多,不能进行比赛,要怎样才行呢?(学生讨论)

结果:将9人的一组又添上一人。

现在两边人数同样多,可以开始比赛了吧?

小结:两边人数同样多,可以简单地记作:10=10

两边人数不一样多,可以用“>”“<”表示:10>9或者9<10。

请小朋友再观察,除了参加比赛的人,还有什么人?

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除了比赛的人,还有啦啦队,并且人数也不一样多。把比较的结果写在本子上。

(板书:6>4,4<6)

三、概括总结,条理知识

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知识?最主要的是什么?

(学生试着总结自己的想法)

四、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篇6: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数的大小比较和>、=、<的认识,是在第一单元认识“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呈现了一幅熊猫请客的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话编故事。从儿童熟悉的、乐于人事的分发“食物”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把“同样多、多些、少些”等概念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教学时,在分动物喜欢吃的食物的过程中,在学生知道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基础上,认识这几个数学符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和<的含义。“>”是大于号,表示一数比另一数大;“<”是小于号;“=”是等于号,表示左右两边的数相等。

2、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会写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能够读出一个式子。

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养成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的含义。

2、“>”、“<”、“=”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和萝卜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多媒体)

同学们,你们过过生日吗?和谁一起过的?有没有生日蛋糕?生日蛋糕上插了几支蜡烛?

生:学生汇报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设计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知从思路和方法上作好铺垫,也为学习新知作了衔接。)

二、探究与体验。

教师把课本第20页的主体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1、师: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

学生观察汇报

生:有3只熊猫,3只猴子,4只兔子。

生:小熊猫准备了4根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

……

2、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地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

4只小兔图片

3只小熊猫图片

3只小猴图片

……

3、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分给小熊猫自己……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兔子有几只?萝卜有几个呢?

学生:4只小兔子,4个萝卜。

学生: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2)提问:每只小兔能吃上一个萝卜,萝卜一个也没多,小兔的只数与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黑板上写上“4=4”,认识“=”,以及读法,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3)指导学生书写等号。

(4)师: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

引导学生得出:

萝卜的个数和桃子的个数可以写成“4=4”;

小熊猫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可以写成“3=3”;

……

根据生活中的信息,举出用“=”表示的实例。

4、师: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

分桃子

提问:观察主体图,数一数几只猴,几个桃?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桃子和猴子的数目同样多吗?

引导学生比较,用语言表达:桃比猴子多;猴子比桃少。

①告诉学生“4比3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

②在讲“〈”号时,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的形状是怎样的,与大于号的形状对比来说。

5、观察区分“>”、“<”和“=”。

师:观察大于和小于两个符号,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都是躺倒的“∨”,只是方向相反,但都是开口对着大数。

(1)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学生可能会用“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等语言描述。教师都加以肯定。

(2)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

三、练一练

1、基本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1题。

2、巩固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2题。

四、小结

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加以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时仍然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

五、作业

完成21页“练一练”第3题。

篇7:《加法的初步认识》初建课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灵活的使用教案。在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太在意教案的设计,恨不得每一句话都要和教案上的一致,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显得有些机械。比如:在创设情境的导入环节,由于学生没有按照我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树上有3只猴子,河边有2只猴子”这一数学信息,我便急于求成自己说出了完整的答案,我应该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说出,一年级本就该重点训练孩子的提炼数学信息的能力。

2要更多地使用直观教学,一年级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好,大部分数学知识都需要形象的直观物体辅助学习,而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就满足了直观教学的要求,我在本节课的进行过程中,由于担心孩子们无法有纪律的.进行动手操作而取消了他们的动手机会,这导致了这节课的低成效。

3、设计练习题要趣味性,游戏性,毕竟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要控制好教学节奏,使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在这节课中,我的课堂节奏是前松后紧,整个课堂节奏有点慢,造成了虎头蛇尾的情况。特别是下课了,练习题还没有处理完,由于缺乏经验就草草收场了,也没有做小结。

新课标、新教材需要新理念来支持,作为新课标的实践者,我要在积极实践的同时,不断地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贯彻好新课标精神,落实好素质教育。

扩展阅读:

1、描写植物品种的句子

2、描写一剑杀人的句子

3、描写危险的环境句子

4、描写心理的句子十字

5、描写花朵的意境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