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句子大全 > 孟子二章教案(合集19篇)7-13-96

孟子二章教案(合集19篇)7-13-96

句子大全 来源:www.xuehanzi.net 发布时间:2024-04-26 12:14 类型:精选 玉绮玉
«  »

简介:感谢网友“玉绮玉”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孟子二章教案(共1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 《孟子》二章教案

《孟子》二章教案

一、设计思想: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二、课时安排:

本文安排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

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篇2:《孟子》二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着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着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4]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4]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②傅说③胶鬲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②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④

国恒亡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⑥

发于声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4]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篇3:孟子二章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六.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篇4:孟子二章教案及反思

今天讲了《孟子》二章之后,我静下心来冷静的思索我的教学。

这节课本想向孩子们讲讲得到与失道,忧患与安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可是,讲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失误的地方其实很多。

首先,新课导学过程中的读文和翻译环节,给学生10分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这个任务,本以为学生已经预习,可以很快的完成,意料之外的是,学生预习的并不是很好,因此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一半的组完成,其他组参与度不够;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太仓促也太粗糙,虽然找学生起来翻译,但可能仍有同学不会翻译。还有几个重点词语没有做强调。

其次,在分析课文过程中,有点“一手包办”的感觉,没让学生自己探讨,只是结合学案上的几个问题进行思索,显得不够深入。

第三,拓展部分,没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致使拓展没展开,感悟部分也被放到了课下。其实这应该是学生思想感情升华的一个契机,我有点浪费了。

理念在实践中会不断创新,也会在不断的失败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我一定会在教学中积极改变理念和教法,使自己成为一个跟得上时代理念的老师。

篇5:《孟子》二章教案示例二

《孟子》二章教案示例二

教案示例二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导学生分析“成才”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澄清学生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篇6: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案

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科:语文? 班级:九(? )? 日期:-12-15 教者: ?课时数:2 类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3.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3.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难点: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名句的作者是谁?(孟子)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作者简介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三、揭题解题 1.揭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解题: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 四、研读分析: (一)先扫除字音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亩? 傅说? 胶鬲? 孙叔敖? 拂乱 曾益? 拂士? 舜? 百里奚 (二)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拿出笔,勾画出文章的节奏,重音。课件出示标节奏的段落) 2. 请同学们对照课件上的节奏,重音,酝酿一下感情,自己再自由大声朗读。然后我请个别同学朗读。 3. 全班齐读。 (三)理解文意 1.这关我们的任务是第一,二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二段,对照课下,找出不懂或者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字词,男女生互相发问。老师把几个重点字词整理出来了。(出示课件) 2. 译这两段(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大家翻译市,不求十分准确,只求大致理解) (四)探究内容 分组齐读课文第一、二段。分组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 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 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 3. 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4. 作者认为要成就人才要经历那些磨难?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些? ? 教学后记: ? ? ? ? ? ? ?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 1. 给生字注音并解词。 畎(quan)亩:田间水沟? 付说(yue) 曾(zeng)益:增加? 胶鬲(ge) 拂(bi)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fu)乱:违反、阻挠? 2.词语归类 (1)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辅弼 (2)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 空乏(使....穷困缺乏) 所以动(使......惊动)心 忍(使.......坚韧)性 行拂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3)古今异义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 举于士(今义:士兵? 古义:狱官) (4)一字多义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发于声(表现) 是:于是人也(这样的)今义,判断动词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二、研习课文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4.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正、反)道理,论述了什么道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 5.齐读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征于色,发于声),写成才的客观条件的"句子(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 6.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标题,也是结论) 8.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道理论证法) 9.小结:这篇议论文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 三、拓展迁移 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四、布置作业 学案一份。 ? 教学后记: ?

篇7:《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2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2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2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导学生分析“成才”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澄清学生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

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

篇8:《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1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1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1

设计思想: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篇9:孟子二章(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二章(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莫运晓

学习要点: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或比喻来说明事理的方法(重点)2了解并正确评价“舍生取义”、“与民同乐”的观点3掌握文言虚词“之”、“也”、“则”等(难点)

导入:1由分析题目入手:标题中的“章”能否换成“则”或“篇”?古代记述言论的文章,有的标题为“则”(如《论语》),有的叫“章”,有的叫“篇”,“则”是“条”的意思,“章”?是“段落”,“篇”是首尾完整的诗问或成部著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所节选的是段落,所以不能叫“则”或“篇”。??2作家、作品:孟子名轲(前372~前298),字子舆。鲁国邹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大师)、散文大师。孟子在儒家学说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体系,对后来的儒家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地方继承者,有“亚圣”之称。孟子的观点最主要有两点:性善论和仁政(民本主义:邦国之权在民、政事以民为归宿、用人以民意为准,国君以保民为职分、施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反对不义的战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内容是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3复习并导向新课:其实,对大家来说,孟子并不陌生,初中学过他的《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成语都是从中而出。这二章除了给人深刻教益之外,还可从中领略孟子文章的磅礴的气势和滔滔的雄辩。

鱼我所欲也

本章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主要阐述“人性”的问题。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固有的美德,?“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他在《尽心上》里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仁、义、礼、智,根本心也。”本章里说的“义”就是说人要有羞恶之心。作者借此宣扬了他的性善论。

课文讲析

第一段 1字词?①欲:喜爱(的东西)②不可得兼:可能;同时并有?③舍:放弃?④取:选取?⑤甚:超过、胜过??⑥(凡可以)得生者保全生命的方法?⑦由是:因此?是:代词,可以得生者(可以避患者)⑧丧:丧失

由是可以避患而不有不为也:因此有明知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开祸患却不采用的人

2解释下列概念的含义?①义②甚于生者③甚于死者④是心⑤本心(在下文第三段):除了③指“不义”(即无耻)外,其余均指“羞恶之心”,本章是以“羞恶之心”贯穿。

3本段论述“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的道理。可分为三层:

①(……舍生取义者也)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文章从“所欲”入手,先以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为喻,说明人在“所欲”发生矛盾冲突时,应采取一个原则的态度去对待,要进行正确的抉择、取舍。“舍鱼而取熊掌”也正是说明要选取更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人之常情,进而引出生与义发生矛盾、不可得兼时,理应“舍生取义”的观点。

②(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避)分析舍生取义的原因。??紧承上文进一步分析人们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避的心理。文章从生、死的角度提出了为了正义决不贪生怕死、屈辱人格,而要无所畏惧、义无返顾,进一步强调“义”的价值和作用。

③从反面论述“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层从反面指出: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凡是可以苟且偷生的无耻手段都做得出来,但事实上常有舍生取义、不避祸患的人,这种舍生取义之心是人人都有的,贤明的人更能存之不失。

第二段 1字词??①豆:量词,可译作“碗”?②羹:用肉或菜汤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汤的食物?????③蹴:践踏,可译作“用脚踢过去”;④行道之人:路过的人

2内容分析:本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作者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指出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们都把“羞恶之心”放在首要位置上。施与的人如果态度轻蔑无礼,那么甚至连乞丐也拒绝接受。从而说明人虽然饥饿仍将“义”看得重于生命,甚至可以宁死不食。

第三段 1字词?①为(?宫室之美):为了?②穷乏者:走投无路的穷困者???③向(过去)为(是)身(自身、自己)死而不受,今(现在)为(为了)宫室之美而为(做:接受)之?④是(代词,这)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动词性结构,作谓语,要带宾语)失其本心:这难道不可以停止不做了吗?这就叫做失去了他的本心

2本段篇末点题,强调“义‘的广泛存在。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蒙蔽,“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的行为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因为它使人丧失了羞恶之心。

总结?1中心论点:生和义不可兼得的时候应舍生取义

2论证方法:⑴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论证舍生取义,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⑵正反对比论证:①(正)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反)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则反可以得生者何不为用也……和何不为也--结论: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②(正)向为身死而不受→(反)今为……而受之--结论:此之谓失其本心??通过正反对比,增添了文章的`逻辑性和论证力量??⑶举例论证:第二段,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庄暴见孟子

本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孟子有个著名的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前学过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这一思想的折光。本文通过孟子和齐宣王谈音乐这件事情,阐明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和施行“仁政”的主张。

课文讲析

第一段 1字词?①见:庄暴见(jian?,见到)孟子?;暴见(xian,被……接见)于王??②未有以(之,代“话”)对:用来,回答?③王之(连词,可译为“如果”)好乐甚(补语,可译为“非常”),则齐国其(表揣测,译为“大概”)庶几(差不多)乎???2这一段庄暴和孟子的对话,是全文的引子,引出“齐王好乐甚”及孟子对“乐”的见解。为下文围绕“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的论述做了铺垫。

第二段 1字词?①独乐(yue,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乐(le,感到快乐),与人乐乐(yue?le),孰乐?②不若与人(乐乐)③而相告(互相议论)曰?④好鼓乐:喜欢击鼓奏乐?⑤至于此极也?极:极端痛苦的境地?⑥今(如果)王与百姓同乐?⑦吾王庶几(大概)无疾病欤(吧)??2本段写孟子如何与齐宣王讨论欣赏音乐的问题。分角色朗读,思考:孟子如何抓住齐宣王的心理进行论辩的?讲析:①先见到齐宣王就“好乐”之事向其发问→齐王的反应“变乎色”是因为他对“乐”的意义并不理解而觉得理亏,既有羞,又有怒,只好用“直好世俗之了”作为托辞为自己辩解、掩饰→二人话不投机。②孟子因势利导,借题发挥,转换内容,把“好乐”与治国自然联系在一起(“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引起齐宣王的兴趣,缓和谈话的气氛。③在以上谈话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今之乐犹古之乐也”论辩很有灵活性,吸引对方,便于进一步说理。④提出两个常识性问题,引导齐宣王否定“独乐乐”、“与少乐乐”,肯定“与人乐乐”、“与众乐乐”,自然将谈话纳入自己的轨道,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⑤两个层次的正反对比说明不“与民同乐”百姓处于痛苦的境地,则口出怨言;反之,“与民同乐”则百姓“欣欣然有喜色”,对比鲜明,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切入话题、打破僵局,巧妙提问、请君入瓮,假设场景、形象说理,水到渠成、提出论点。

讨论、归纳这一章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1比喻论证:“独乐乐……不若与众”由“独”不如“与人”,“少”不如与“众”,步步推进,潜藏的结论自然是愈众愈乐。用欣赏音乐作比,给中心论点提供了依据。?2对比论证:“今王鼓乐于此……何以能田猎也?”这一段里对百姓说的话既有内容(语言描写)又有形象的神态描写,两个层次语言中一再反复,辅以百姓或怨或喜的说话语气的摹拟,尽管没有明确说出自己的看法,但褒贬之意已现于字里行间。

总结:这两篇散文可看出孟子文章的特点:1主要运用正反对比和比喻的方法进行说理,说服力强;2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有论辩力量。

作者邮箱:?xym70@yahoo.com.cn

篇10:语文教案-《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1

语文教案-《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1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1

设计思想: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

篇11:孟子二章教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孟子二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平乐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

王明

教学内容:《孟子二章》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

重难易错: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

2、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法手段:

1、学生个人识记;2、小组合作解疑;3、教师精炼点拨。

生发问题:

1、寻找例词,进行比较赏析,加深理解巩固。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分析检测:

1、选择性提问;2、运用展台默写并纠错;3、作学案上精选习题。

教学反思:

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做到读,写,练结合,向45分钟要效率;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饱满的兴致参与到课堂的每个环节;

3、充分发挥小组作用,实现简单问题组内解决,难度问题充分讨论思考;

4、教师要善于调动课堂气氛,把握学生情绪,精炼点评疑难问题,与学生做好互动。

课后反思:

1、古文教学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2、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学生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要驾驭课堂。

3、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4、课堂上可以倡导探究性学习,有一些发散性思维的习题,但不能无度开放,要控制学生,把握进程。

篇12:《孟子》二章教案(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二章教案(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二章?教案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

(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

二、资料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正字正音。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精读课文,疏通理解:

(一)第一段:

1、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⑴翻译。

⑵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⑶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2、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

⑴翻译。

⑵辩证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⑴翻译。

⑵假设推理,从反面来论述。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恶有甚于死者。

⑴翻译。

⑵因果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⑴翻译。

⑵“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点拨]?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

⑶递进论说,升华主题。

第二课时

(二)第二段:

1、一箪食……乞人不屑也。

⑴翻译。

⑵正面举例。

(三)第三段: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⑴翻译。

⑵反面举例。

2、乡为身死而不受,……此之谓失其本心。

⑴翻译。

⑵排比、对比。

(四)总结全文:

1、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重点词句含义(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

3、课文内容、主旨的挖掘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一处很优裕的地方,生活着一群健康活泼的梅花鹿,它们无忧无虑,悠闲、安逸,食物应有尽有,慢慢地,它们变了,变得懒了,变得衰弱不堪,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只狼,狼把它们当中最弱小的鹿吃掉,接着吃次弱的,接着又吃了一批身体不灵活的。狼的侵入,使这群梅花鹿受到极大的震动,在生死存亡面前,它们一只只都警觉起来,醒悟过来。它们不再过以前那种安逸懒散的生活,它们与狼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搏斗,最终弱小的梅花鹿被淘汰了,较壮的梅花鹿生存下来了。通过这则寓言故事,我们能否悟出一个道理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三、研习课文: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但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

2、第1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排比)。

列举事实,为论点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使文章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

3、第2段和第1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根据上述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4、第二自然段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

5、“是人”是指什么人??(指上段所列举的六个人及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人或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

6、作者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须经历哪些方面的磨练?

思想上:苦其心志

生活上: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上:行拂乱其所为)

7、人经受艰难痛苦磨练的目的是什么??(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第三段论证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

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

正面:个人作为--人处困境才能奋发有为。

反面:治理国家--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9、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

10、结合课文分析,概括各段文字的大意:

第一段(1-2):就一系列典型事例阐述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段(3):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

第三段(4):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四、拓展

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查尔斯比亚德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海伦凯勒

篇13:孟子二章 鱼我所欲也 教案

孟子二章 鱼我所欲也 教案

鱼我所欲也 学科:语文? ?班级:九(? )? 日期:-12-15 教者: 课时数:2 类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 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 二、资料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正字正音。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精读课文,疏通理解: (一)翻译。 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如使:假如,假使。?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本心。 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蹴尔:用脚践踏着 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幺益处。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 (二)小结 1.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 呼尔而与之(给予) 3.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指定内容。 ? 教学后记: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归纳全文: 1.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2.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3.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好处:深入浅出? 逻辑严密? 气势充沛? 主题鲜明 4.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5.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三、分析课文 分析讨论课文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2. 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3.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4. 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四、布置作业:完成学案。 教学后记:

篇14: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孟子二章》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实词,背诵全文。

2.理解解文章内涵。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能正确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4.积累孟子名言,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实词,背诵全文。

2.理解解文章内涵。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教学难点:

积累孟子名言,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过孔子的《论语》,和《论语》并列为四书的还有《孟子》、《大学》、《中庸》,今天,我们要学习《孟子》中的文章。

二、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与老子、孔子、墨子,并称中国四古董。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政治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三、朗读:

1.听范读。

强调句子的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翻译课文

1.结合注释,试译课文。

2.全班交流,扫除翻译难点。

参考: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3.同桌互考课下重点实词。

① 举:举用,选拔。

② 空乏:资财缺乏,即贫困。

③ 动心:使心惊动。

④ 曾益:增加.

⑤ 曾:同“增”

⑥ 恒:常。

⑦ 过:过失,此处是有过失的意思。

⑧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⑨ 作:作为,奋起。

⑩ 征:征验,此处有表现的意思。

11 色:面色。

12 入:在里面,指国内。

13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14 拂:通“弼”,辅佐。

15 出:在外面,指国外。

五、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证的?

明确: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

六、作业

1.熟读课文,整理课下重点实词

2.背诵并默写课下重点实词。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考查实词背诵情况。

二、研读课文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

明确:经受磨炼的好处。

5.第二段从几个方面论述的?

明确:三个方面:

思想:“苦其心志”。

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6.第二段和第三段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二段:个人成才。

第三段:治理国家。

7.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8.作者通过全文的论述,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人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进而取得成功的事例?

参考: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2.你还知道哪些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类似的名言。

①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②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③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查尔斯比亚德

④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海伦凯勒

⑤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⑦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⑧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四、作业

1.熟读并默写全文。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思想、身体、行为--入、出:亡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雷真民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孟子二章》]

篇15:《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

(经典案例)

[教学目标?]

1.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难点、重点分析]

《孟子二章》难句解析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分析:(1)单句里的判断句。“是”是判断词,不能说是指示代词。“是”跟“非”相对,“非”作“不是”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偏正词组,下文有“城非不高也”。如果把“是”看成指示代词,可以通,但是不对,因为不能解释“是”跟“非”相对持的现象:“‘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主语的基本结构是转折复句,“而”是转折连词,“然”复指它前面的一长段话,亦即复指一个假设复句。“然而”不是转折连词。清朝袁仁林《虚字说》:“‘然’为实然,语势缓,……而‘连’字直转也。”“然”指一种情况,无主句;“不胜”的主语因泛指省;“者”可以看成表停顿的助词,也可以说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逗号。又,“夫”或说是发语词,没有意义,或说同“彼”,作“那”讲。

(2)“如”,一般作“似”讲,但这里不是,“不如”就是“及不上”。

译文:“包围着进攻它,就一定得到天时的条件了,是这个条件却又不能取胜,就是天时不及地利啊。”焦循《孟子正义》说“环”即《周礼》“巫环”之“环”,用卜筮来主持冲锋陷阵的`人。

2.兵革非不坚利也。

分析:这是一种“合叙”句。一般的两个主语共两个谓语的句子如“衣冠整洁”,即可以说成“衣冠皆整洁”,又可以说成“衣整洁,冠整洁”、“衣冠整,衣冠洁”、“衣整冠洁”、“衣洁冠整”等,这说明这种句型只有一套语法关系。“兵革非不坚利也”不能这样,它有两套语法关系,亦即有两个主谓结构,句子成分的有关词儿的说明与被说明之间的搭配并非任意的,而是受着严格制约的。“例如“兵”只跟“利”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革”只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利”构成主谓关系。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谓关系、实质上的两套主谓关系。以本句而论,不说“兵革非不利坚也”,而说“兵革非不坚利也”,“合叙”中又有错综变化,可算难中之难。又如:“衣食饥寒者,慈父之道也。”(《盐铁论?忧边》)其实是“衣寒食饥者……”。没有错综变化只是合叙的。例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爱中》)意思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

3.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战,||,③战|④必胜矣。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因果复句。第一部分的主语因泛指省略。“天下之所顺”、“亲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谓词组,而是偏正词组,两个“之”字的作用在于联系定语和以“所”字结构作成的中心语。介词结构“以天下之所顺”是方式状语,一般可以不在它后面加上逗号,现在加上,为的是强调状语。正句又是转折复句,转折复句的正句又是假设复句或者假设复句的紧缩形式。

(2)“畔”,《课本》注“同‘叛’”。据王力先生的看法,此说未当。应该说“畔”在这里等于“叛”,后来写成“叛”。《孟子》不见“叛”,“畔”共出现了6次;《论语》也不见“叛”,“畔”共出现了4次,如:“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公山弗扰以费畔”(《阳货》)等。从《论语》《孟子》来看,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说法。但还有另外的语言现象:《尚书》“畔”“叛”并见,各出现了一次。如:“时义和颠复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胤征》)“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大诰序》)历来传说是由于孔子编成今文尚书,今文尚书至少不迟于《论语》,当然比《孟子》早得多。这样看来,说“亲戚畔之”的“畔”同“叛”还是可以的。“亲戚”基本义是“亲人”“亲属”。“戚”就是“亲”,同义并列。《尚书?金滕》:“周公日:‘未可以戚我先王。’”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亲戚”有时候指父母;如:“亲戚妻子,质也。”(《韩非子?八经》)“其亲戚死,其肉而弃,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列子?汤问》)。有时候指“家里人”,如:“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负羁之间者七百余家。”(《韩非子?十过》)“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候指“内族、外族的亲人”,《礼记?曲礼上》:“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疏:“亲指族内,戚言族外。”《史记》有“外戚世家”。本句“亲戚畔之”,“亲戚”既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家里人”,还可以指“内亲外戚”,现代汉语里“亲戚”只指“族外姻戚”,词义转移了。因此,杨伯峻《孟子译注》把“攻亲戚之所畔”译成“攻打亲戚都反对的人”,似

屑未确。“君子”,这里指“贤明的君主”。“有”,存在动词;一说音义同“或”。《尚书?微子》:“殷其弗或乱正四方。”《史记?宋世家》“或”作“有”。(孟子?公孙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赵歧注:“既,已也,或,有也。”从音理看,“有”“或”同在“匣”纽;“有”在“之”部,“或”在“职”部,“之”“职”对转。

译文:“拿天下都顺从的力量去进攻连亲属都反对的人,因此,贤明的君主有不打仗的时候(或者“或许不打仗”),(但是,如果)打仗,就一定获胜了。”

4.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劳其筋骨,④饿其体肤,⑤空乏其身,⑥行拂乱其所为,⑦所以动心忍性,⑧曾益其所不能。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第①分句是时间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时间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发生的时间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于时间状语,只是结构上不是词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与人辩论,事理必尽,必伸其意。”(《刘叟墓谒》)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文言里更多的是用“……之……也”,如“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五人墓碑记》)正句又是连贯复句。“所以”是介词结构,相当于“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内容。清朝张文炳《虚字注释》:“‘所以’,顺上指原之辞,犹云唯其如此,所以如此。”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又是并列复句,前一部分讲肉体受折磨,后一部分讲行为有拂乱,讲肉体受折磨的又是四个并列复句。连贯复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苦,本义是有苦味的草,引申为“辛苦”的意思,“苦”跟“劳”同义,《鸿门宴》有“劳苦而功高如此”。“体”与“身”也是同义词。乱,《说文》:“不治也。”从丝的不治引申为行动的不治。为,甲骨文像手牵大象,引申为“做”,“所以”想达到的。“苦”、“劳”、“饿”、“空乏

[4]

篇16:《孟子》二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读准字音和节奏;辨析疑难字句,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语言的音乐美。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自主学习,归纳文言词汇。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启迪学生明白“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走近孟子

请同学们细读材料,并猜猜他是谁?

材料一:关于他,有个美丽的故事,他的母亲为了让他顺利成才,千方百计寻觅好环境,竟三次搬迁。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时代,面对统治者是“疱有肥肉, 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的现象。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材料三: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提倡“仁政”的治国之道。

材料四:他的许多精辟言论为人们所传诵,如“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五十步笑百步”“缘术求鱼”等等。

二、初读课文,疏通句意

1、请学生自渎课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老师适当点评:本文语句整齐,富有节奏和气势,读时要注意节奏。

例:哉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学生质疑问难,进行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3、学生再有感情地自读、齐读课文。

4、教师范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学生模仿老师的停顿方法自读课文一遍,跟读录音一遍,然后请几名学生选择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试读。

4、疏通文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较难,可在学生自译的基础上,老师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老师点评与归纳:(1)发、举:被任用;(2)苦、劳、饿、空乏、**、忍:属使动用法,都可用“使……痛苦”的结构来翻译;(3)入、出:“在国内,在国外”;(4)“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属状语后置的倒装,翻译时要注意语言顺序。

5、请学生再有节奏地齐读一遍,体会文章的音乐美。

三、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1、梳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构。

提出论点?——用概括性很强的实例证明,再从理论上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阐明“人和”的实质。

2、请学生在通读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写出其思路,先小组内交流研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讨论后明确:连用六个排比,阐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结论?——从正反两面论证,说明经受磨炼的好处?——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请学生根据板书的提示,尝试着背诵课文。

四、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这两篇文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却仍为人们所赞颂,同学们你又最欣赏它们的哪一方面?

主要方面:语言上:句式整齐,近似对仗,运用大量排比,读起来不仅琅琅上口,而且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结构上:这两篇文章结构紧凑、严密,浑然一体。

五、拓展练习

1、孟子以其酣畅淋漓的论述,阐明了“逆境造就人才”这个道理。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学生先思考、交流,后推举代表发言)

2、请学生找出两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畔——叛(背叛) 曾——增(增加)

衡——横(梗塞,指不顺) 拂——弼(辅佐)

篇17:孟子二章全文和翻译

孟子二章全文和翻译

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译文1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他所愿,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波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在安乐中衰亡。

译文2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篇18:孟子二章说课稿

孟子二章说课稿

一、说课人:

二、说课内容

初中五四制语文第五册第17课《孟子》二章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孟子》二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孟子》二章是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作品。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他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孔孟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学习《孟子》二章既可以了解孟子的重要思想,又可以巩固论文知识,还能学到孟子关于写法等方面的技巧,可谓一举三得,因此,教材把《孟子》二章列为第五册讲读课文,列入中考阅读篇目中,是不无道理的

四、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法的确立.

1、知识目的:积累文言词语,领会课文内容及论文特点。

2、能力目的:培养以词造句的能力,论文写法能力。

3、德育目的:以君者应以“人和”为本,为人者应以“做人”为根。

4、情感目的:以朗读感染学生,创设渐入学习佳境的氛围。

5、把理解词义和背诵第四段立为教学重点。

6、把对论点的理解和第四段结论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区别。

7、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进行教学。

五、如何突破重点、难点

围绕教材以书注为主加以突破重点,通过朗读达到熟悉以至背诵的目的;难点的突破放在“人和”与“得道多助”的关系上。

六、学习《孟子》二章应达到的目的

1、领会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重要思想及社会意义。

2、掌握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及结构。

3、巩固排比、对比等方法。

4、背诵并默写重点段。

篇19:孟子二章 孟子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扩展阅读:

1、描写植物品种的句子

2、描写一剑杀人的句子

3、描写危险的环境句子

4、描写心理的句子十字

5、描写花朵的意境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