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人自古以来都是心向远方的,我也不免俗地打小时候就盼望着有一天去到远方。其实那时只知道远方很远,却又不知道多远才算远。
我住在西北,想着或许到了海边,应该就算远方了吧!怀着对远方的憧憬与幻想,我也渐渐长大了。第一次启程去“远方”是要独自求学,仿佛冥冥中自有注定,我来到滨海城市读书,看到了我憧憬的大海,第一次来到了“远方”,心里被大海的壮阔震撼到了,但却并没有多年梦想终达成的激动。寒窗苦读数年,我那时早忘了什么对“远方“的向往,偶尔想起来也知道了那只是从小被大人管着想出来独立罢了。
心里对”远方“的疏远,却偏偏去了更远的远方——出国留学了。那时的我实际已经开始懒惰,懒惰得不怎么情愿去重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却不得不下决定出国,珍惜这大家都抢破头的留学机会,只身一人来到大洋的另一边。完全不同的环境、人文、社交模式,让我这个懒人颇为头疼,但相比起来,真正让我觉得难熬的是孤独感。在这期间,从来未有的想家的思绪,浓烈无比!但是,家在远方。我又欣喜的重新找回对远方的向往,那就是对家的向往。每次回家都是我踏上去”远方“的路程,心里有一种梦想达成的激动。长大了,原来家才是远方。
永不停止的是时间的流逝。随着日子一点一点过去,我也成家了,养儿育女,悲伤的送走自己亲爱的父母。闲时翻出旧时照片,总不禁红了眼眶,这时才知道,亲爱的父母和旧时的时光,都已成了我永远也到达不了的远方!
1.这是高晓松的一句话,后面其实还有:诗就是心灵的最深处。
恰巧这诗与远方是我最爱的。背上双肩,拿个单反,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即是我的诗和远方。
我热爱远方,但我向往独行。因为龙应台说:“一个人走路,才是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倘若拉三两好友一同,一路上必然叽叽喳喳,在聊天中错过了美景。所以,就像人生的道路一样,没有从始至终的同行者,或遇见志趣相投的同游人走完一遭然后好聚好散,或是默然擦肩。
远方,或许是我永远到不了的地方。有过那么真切的希冀与幻想,但是不去践行似乎就会可望而不可即。
一瞬间有点无言。感觉自己很有可能变成这样的空想家。
所有对远方的日出与日落,晴朗与阴雨等等作出的假设都毫无意义。但愿时间最后能看到我的足迹。
心灵的最深处,也许更是永远到不了的地方。电影《燃情岁月》开头的旁白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遵照他的内心去活着,他要么成为一个疯子,要么成为一个传奇。
我个人认为,成为传奇很难,成为疯子也很难。无处不在的丛林法则怎会让人随心所欲?滋味大多是无奈。
记得曾经问过某君有关人生方面的问题,他说:“追随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初衷。”他抛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却留我一人苦苦思考了很久。
自此让我明白在追求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到达心灵的最深处。抉择不是最难的吗?所以就遵从自己的内心好了,如此简单。
身边很多朋友都如此睿智,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所庆幸的是我们的青春还有诗与远方,一切才刚开始。
纵使生活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如果没有了它们,也就不再有悲伤、幸福、惆怅、快乐、感动的交织。每一种生活的味道都需要我们去一一品尝,唯一不变的可以是我们热爱生活的信仰。
且将诗酒趁年华。小时候的白日梦可以一点一点去实现了,青春的帆可以扬起来了……路就在脚下,要心无旁骛地望着前方。
2.或许人自古以来都是心向远方的,我也不免俗地打小时候就盼望着有一天去到远方。其实那时只知道远方很远,却又不知道多远才算远。
我住在西北,想着或许到了海边,应该就算远方了吧!怀着对远方的憧憬与幻想,我也渐渐长大了。第一次启程去“远方”是要独自求学,仿佛冥冥中自有注定,我来到滨海城市读书,看到了我憧憬的大海,第一次来到了“远方”,心里被大海的壮阔震撼到了,但却并没有多年梦想终达成的激动。
寒窗苦读数年,我那时早忘了什么对“远方“的向往,偶尔想起来也知道了那只是从小被大人管着想出来独立罢了。心里对”远方“的疏远,却偏偏去了更远的远方——出国留学了。
那时的我实际已经开始懒惰,懒惰得不怎么情愿去重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却不得不下决定出国,珍惜这大家都抢破头的留学机会,只身一人来到大洋的另一边。完全不同的环境、人文、社交模式,让我这个懒人颇为头疼,但相比起来,真正让我觉得难熬的是孤独感。
在这期间,从来未有的想家的思绪,浓烈无比!但是,家在远方。我又欣喜的重新找回对远方的向往,那就是对家的向往。
每次回家都是我踏上去”远方“的路程,心里有一种梦想达成的激动。长大了,原来家才是远方。
永不停止的是时间的流逝。随着日子一点一点过去,我也成家了,养儿育女,悲伤的送走自己亲爱的父母。
闲时翻出旧时照片,总不禁红了眼眶,这时才知道,亲爱的父母和旧时的时光,都已成了我永远也到达不了的远方!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短短的十多个字,寄托着作者满满的思想情感,这就是诗的独特之处,多少名人以及多少正在读书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是诗仙李白的精神?这些人又多少面临了环境的因素反而向着诗圣杜甫的心底世界?诗,是一种以最精炼文字的方式去作以文章的形式,但它比现代文章难理解得多,正如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如果单单从字眼上去理解莫过于“落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物体,它如果化成了肥料给予花朵却是最好的恩赐。”如果我们没能读到整首诗歌,或许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并不能以一句话肯定了字面的意思,这就是诗歌比现代文章更难理解的地方,它需要我们深究,而现代文只需会读即可会懂。
我曾对诗做深入研究,得到的是满脑子迷茫“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我仅仅理解到——“平”代表此处填写的字是第一二声的;“仄”代表此处填写的字是第三四声的;还有就是没一句韵律的最后一个是平声的要押韵,所谓“押韵”可以简单理解为将韵母相同的字写到对应的“平”中,例如“龙long”和“龙kong”,此处韵脚则为“ong”不过还得是平声(第一二声)的。诗,在现代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现代诗歌了,因为它不受韵律束缚,形式自由,顶多就新格律诗要每一句都用韵脚押韵罢了。
我写过,不过并不指代我很可以,只不过想了在有灵感之前,而之后随笔记录而已,更多的是可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以一种简易的方式,“新型”的文章用以文字记之,仅此而已。它可以寄托我的梦想,我的情感,它可以传递我的精神我的心得,更多的是它可以。
宿舍里那一双孤独的眼。凝望远方。
留在宿舍只有这外乡的几个同学。几瓶啤酒如药如麻醉剂、如逃避现实的宝贝流进肚里。
远方那干净的水泥路面,偶尔看到一堆雪。想起家乡那银白的天地,那自由的空气,母亲那温暖的絮叨。不再是噪音,不再是那火苗上的凉水,多么思念多么欣喜!
那太阳下的水泥路面,清清爽爽。怀念那家乡土道上的闷热,怀念那母亲走路时的样子,有时忘记了家乡的一件小事痛悔不已,那仅用头脑去想出的画面,也是那么珍惜!只有这些是远在他乡的游子在黑夜中的灯笼,用这些来对抗那空洞洞的孤独!
远方的晚霞,是那样伤感。那似哭红了眼圈的颜色!那是母亲与儿子撒谎时脸上羞愧的颜色,看的那么认真那么动情!
夜深了,远方那闪烁的灯火,让离别母亲的游子如在心头抹上了黄连,那是否是母亲整夜盼着儿子带着成就归来?想起走时母亲彻夜为我整理行装。
那孤独的思想正如那漫漫的黑夜,一点灯火是黑夜中的欢喜,是游子的希望,是游子的寄托。
而游子所想的是那太阳下的光明,是那永不停歇的爱。
当第二天的朝霞升起时,告诉自己一切没有因我而停止,我要努力。太阳每天都是一样的,而每天的温度不都是一样的!每天的我都是一样的,但每天的成绩会不断进步!让书籍陪我走过孤独。我们坚信黑夜之后是朝霞!
或许人自古以来都是心向远方的,我也不免俗地打小时候就盼望着有一天去到远方。
其实那时只知道远方很远,却又不知道多远才算远。我住在西北,想着或许到了海边,应该就算远方了吧!怀着对远方的憧憬与幻想,我也渐渐长大了。
第一次启程去“远方”是要独自求学,仿佛冥冥中自有注定,我来到滨海城市读书,看到了我憧憬的大海,第一次来到了“远方”,心里被大海的壮阔震撼到了,但却并没有多年梦想终达成的激动。寒窗苦读数年,我那时早忘了什么对“远方“的向往,偶尔想起来也知道了那只是从小被大人管着想出来独立罢了。
心里对”远方“的疏远,却偏偏去了更远的远方——出国留学了。那时的我实际已经开始懒惰,懒惰得不怎么情愿去重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却不得不下决定出国,珍惜这大家都抢破头的留学机会,只身一人来到大洋的另一边。
完全不同的环境、人文、社交模式,让我这个懒人颇为头疼,但相比起来,真正让我觉得难熬的是孤独感。在这期间,从来未有的想家的思绪,浓烈无比!但是,家在远方。
我又欣喜的重新找回对远方的向往,那就是对家的向往。每次回家都是我踏上去”远方“的路程,心里有一种梦想达成的激动。
长大了,原来家才是远方。永不停止的是时间的流逝。
随着日子一点一点过去,我也成家了,养儿育女,悲伤的送走自己亲爱的父母。闲时翻出旧时照片,总不禁红了眼眶,这时才知道,亲爱的父母和旧时的时光,都已成了我永远也到达不了的远方。
妈妈坐在门前哼着花儿与少年虽已事隔多年记得她泪水涟涟那些幽暗的时光那些坚持与慌张在临别的门前妈妈望着我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她坐在我对面低头说珍重再见虽已时隔多年记得她泪水涟涟那些欢笑的时光那些誓言与梦想在分手的街边她紧抱住我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我独自渐行渐远膝下多了个少年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我知道有一天我会笑着对他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题目:生活不止眼前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昨天,我的朋友圈被许巍的最新单曲刷屏了,很多人说,光听到歌词中的四句话,就早已泪流满面。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高晓松老师作词作曲。
单曲循环这首歌曲无数遍之后,不想写旅行攻略,不想写旅行计划,今天我只想写下这篇文,给你们,给我们。在北京。
我有一个认识了十几年的闺蜜,我们两个念一所初中高中,甚至同一所大学。我常常对她说“茜茜,我可以没有男朋友,但是我不能没有你。”
大学毕业之后,她成了北漂,我成了沪漂。她的工作方向是生物工程,需要每天不断地做实验记录数据写报告,没有周末,更谈不上国家假日。
有时候,好不容易可以轻松地歇一歇,实验结果出来了,又要马上跑去实验室查看实验样本。拿着不高的薪水,和公司的同事们挤在狭小的房间里,每天洗澡像打仗,每天累得像只狗。
毕业两年之后,她考取了研究生,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研究生生活。没有课程的时候,她需要赶回北京做实验,要考试交论文的时候,她又要回学校,坐上20多个小时的火车。
我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常常见面,甚至睡在一张床手拉手聊一晚上,但是时间和地理的距离并没有让我们渐行渐远。我们憧憬着不久的以后,我们还会像学生时代那样,在同一座城市,时常见面,互相照顾。
在上海。我是“汤包是只狗”,因为喜爱旅行,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旅行编辑。
以前是出行之前为自己设计路线,制作旅行攻略;现在是搜罗各种好吃好玩的旅行信息,分享给同样喜欢旅行的你们。大学毕业之后,我成了一名沪漂。
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地点转换,学生和职业者的角色转换让我很久才习惯。很多人都对我说“上海很好啊,国际化大都市。”
是的,上海很好,但是所有的亮丽光鲜是为有钱人准备的,我们就像忙碌的蚁族,在最底层为温饱的日子挣扎残喘。我住在城市最东边,我的第一家公司在城市的最西边。
每天早上我要坐3小时的公交车才可以到达公司,每天晚上回到家准备吃饭的时候,小区里的很多人都已经完成了夜跑。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叫“汤包是只狗?”因为在远离家乡的这里,我领养了一只狗,她的名字叫“汤包”。
后来,为了不让汤包孤单寂寞,我又领养了另一只小狗,叫“摩卡”。在这样一座陌生的大城市,我想给流浪的她们一个家,但其实,她们也给了我家的感觉。
在全国各地。我知道,在全国各地,都有远离家乡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着的你们。
为了租一间便宜的房屋,只能远离公司,每天早起晚归,在拥挤的公交车和地铁上打着瞌睡。每次打电话回家,都只是报喜不报忧,害怕父母担心。
生病的时候,倍感孤单,手边的一杯热水都成了奢侈。每天都在记账,看看除去房租水电费,自己能省多少,还有多久就能给父母买上一份心仪已久的礼物。
有人说“在外打拼那么累为了什么?”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也常常这样问自己?A说,我要留在这里,因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里打下一片自己的天下。B说,我要留在这里,以后把父母接出三四线小城市,让他们看看这大千世界。
C说,我要留在这里,我的爱情在这里生根发芽,我们要在这里开花结果。…………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我们所有的人怀揣理想,为了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今年,我的闺蜜研究生毕业,她计划来上海和我会合,我们又可以重新手拉手躺在同一张床聊一晚上。跳槽之后,我再不用每天耗时6小时往返于家和公司,轻松的工作环境让我的体质也好了很多。
我不知道你们的理想都是什么,也不知道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你们坚持到现在。但我知道,越努力越幸运,事情总会越走越好,继续带着你们的理想,勇敢地行走在路上吧。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生活亦是眼前的苟且活在诗和远方的梦田花开亦是烂漫的瞬间谢在路与仕途的两边正因为赤手空拳来到这人世间才不能两眼望空回到失败原点所有远离家乡,辛苦打拼,努力并乐观生活着的我们加油。
“远方”一个迷人的词语,充满诱惑。
远方一个让我们无限神往的地方,天涯海角没有它广阔,珠穆朗玛也不及它高远,但它却承载着美丽的梦幻,有着绚烂的朝霞夕阳,有着年轻人的理想和希望。有时它离我们很近,因为我们每天都把它装在心里;有时它离我们很远,却总也看不到他的真面目,它依然在遥远的前方!到远方去,去追逐我们的理想;到远方去,去实现我们的希望。
木讷的“阿甘”成功的到达了自己的远方,木讷的“阿甘”是我们崇拜的偶像。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向我们诉说了一个低智能儿成功的故事。
片中阿甘不断追逐、不断超越自我,执着的走向自己的远方。他在不断受欺负中练就了飞快的双腿,成为了职业橄榄球运动员。
他参加战争,在枪林弹雨中,一人独自救下了几位站在死亡边缘的战友。阿甘为了完成朋友的心愿,进行了捕虾工作,他经历暴风雨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在夜里,他与风雨战斗,与海浪交兵,他的公司成立了,他成为了鼎鼎有名的富豪。阿甘在追逐中超越自我,他知道只要去做就会有收获。
他的远方似乎很遥远,而他在去远方的路上用坚持和毅力克服着困难,遥远并不可怕。他做到了,他的远方在向他靠近,他,成功了,他又在向一个远方迈进。
远方的路上或许充满着挑战,或许长满了荆棘,这艰辛的旅途中,不光需要坚持和毅力更需要在逆境中的坚强。候斌,用坚强走向远方。
候斌坐在轮椅上,独自拉紧绳索,一步步攀升到主火炬台底部,残奥圣火点燃的一刹那,全场沸腾欢呼,掌声雷动。残奥会“三金王”候斌超越极限,用副词震撼的方式点燃北京2008残奥会的圣火。
那一刻,世界被他感动。候斌9岁时不幸失去一条腿,但他乐观、自信。
1996年,在残奥会的田径场上产生了一个新的高度,震惊了世界,这个数字是:1。92米。
2008年,在残奥会的开幕式上产生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数字是:39米。他曾是亚特兰大、悉尼、雅典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至今仍为世界记录保持者,他在挑战着极限,也在超越着自我。
候斌用他自己的方式走向远方,成为世界的焦点,它是中国的骄傲。古语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远方的路虽不好走,但是我们已经前行了。到远方去,去看美丽的彩虹;到远方去,去领略成功的美妙。
到远方去,只要我努力,远方并不遥远。
带着负能量的网名总会被跟负能量联系一起,阳光甚好,何来阴霾?只是还要三天,才能彻底改掉这个“负能量”的网名; 无所谓这被不被当做鸡汤,如果是,你们干,我不喝; 夏天阳光甚好,处处生机,我个人非常喜欢夏天,福州的夏天适合沙滩裤、拖鞋、大排档、冰啤,或者江滨、鼓山,很多很多的故事都是从夏天开始…… 这样的季节适合谈生活和理想。
多数人的清楚都在马蹄声狂乱中走过,也许颠沛的时光曾带走很多原本属于我的种种,负能量曾长时间占据着生活,苟且着活着; 一直一直,豆瓣并没有给我文艺的感觉,如果“约”是文艺,那这样的文艺我精神高度还差很多,无法欣赏,约之外,估计也就是“征”了,或含蓄或直白,成功又是几何,不得而知,有时候挺羡慕豆油们,都有着不错的外在和内在条件,任性终不是人人都可以吧; 身边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慈悲善目的长者,喜欢与他们一起坐在某个角落,听听他们的过去,对自己的告诫,也许不像七大姑八大姨,带着鄙夷的眼神,又不停的逼迫关于结婚的事,“年轻一定要努力,年龄到了该有的都有的”“不要着急,时候到了,总会遇到”,神态安详,出口从不伤人,也不强人所难,生活一如既往地平淡如水,想要的还没得到,那个命中注定会到来的人也依然迷失在路上,我不知道这场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邀请函的遇见究竟会在生命的哪一个转角出现,只能带着宿命般地稀薄认同一步步向前。我无法预见未来,却依然对未来抱有飘忽不定的幻想; 于是,转而将一切丢给顺其自然,忽然开始努力,开始向往远方,开始读诗写字,充实生活,又是一年的夏天,会发生什么不重要了,只求生活不再苟且。
今日,听歌。
当歌曲一首一首的放过,终于,还是《枫》打动了我。传鑫说他不喜欢《枫》,因为太伤感了。
我倒最是喜欢,只因为正是那样的伤才能让歌曲变得诗意。这让我想起了从《读者》上读到的话,“生活中,不仅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这正是高三我常对自己说的话。它是安慰,是鼓励,是劝勉,是我的坚持。
每每感到生活的枯燥,单调时,我就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心灵会回到温柔与美好的境地。诗、远方,从来没有感到还有其他词语像这两个词般带给我莫大的快乐。
只觉得,有诗的生活不孤单,有远方的生活不枯燥。 这次,迫不及待地网购《谈美》,也正是要用它来充实现下的自己。
朱光潜先生正是用美学的观念诠释诗与远方。诗即美,从生活中看到美,感受到美,才可能让生活充满诗意,最终拥有艺术化的人生之路。
只有如此,才可能在苦难中享受快乐。人的眼界才能扩大,智慧才能明洁,享有生命的安然乐趣。
如此,也就对生活多了一份期待中慰安。 此刻眼下,只听窗外花瓣掉落的轻响,这景便显得趣味盎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