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⑵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
句中没有写“月 ”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
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于写景记游之中)作者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语句中 3。表现出作者面对挫折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
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语句中。 4。
①描写 议论 抒情 ②闲 仙。
【[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1. 月色如积水般清澈透明,蒙蒙的,大地像蒙上一层薄纱。
2. 月色初上,轻薄如一袭素色缕衣,我用一枚锋利的针,一针一线细致地缝补这心雪霏霏的长夜。
3. 月色温婉如水,却也是可惜了这大好精致。毕竟,这伤,已彻骨;毕竟,这泪,已无痕,纵使月色也难以修复,白白苦了这满面秋月,也只不过是如此罢了。
4. 月色里,执一缕风、且吟且行,欣然然、恬淡淡,轻悠悠把人生穿越。
5. 月色轻拂着高山、亲吻着大海,在如歌的夜晚把诗、书、茶润染。
6. 春有百花争艳、蜂蝶跹蹁;夏有凉风习习、荷香莲莲;秋有丰收的喜悦、冬有银装素裹。更有不同的月色。
7. 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沿途扑鼻的野花清香,在这月光如银的晚上,随心随性的追逐着那一抹月色。
8. 采一抹皎洁的月色为烛、舒一帘青暮为卷,轻轻描、淡淡抹、浓浓渲、重重染。
9. 绞绡的月色盈满轩窗,深埋在唐诗宋词里任一世红尘的浮云来去,静等明月的光华,听“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闻“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10. 月色,不仅是因为它的明亮,还有它的清纯,美妙,便成为了我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11. 月色是那样皎洁,路面上洒下清辉,给人柔柔的感觉。
12. 月色,妙不可言,我的人生更是深受其影响。我之好静,也许缘于月色吧!
13. 荷塘的幽静,月色的美妙,把自己无限的心事,向月倾诉,使颇不宁静的心情,顿时安宁起来。
14. 月色如水,如水的月色会直接照亮你的心房,使整个人像月亮一样,明亮、恬静、舒坦、自在、真实、安然……直到心如止水!
15. 山间的夜晚被月色挥洒的如此的美妙,同样这样的月色恐怕也只能在这样的山间才会显得这样的美妙!
1、(1)窗户 (2)原来 (3)仅仅,只是 (4)美妙 2、(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3、(1)【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2)【[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
4、【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意思对即可)。
1.⑴窗户 ⑵原来 ⑶仅仅,只是 ⑷美妙
2.⑴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⑵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
3.⑴【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月影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⑵【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
4.【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意对即可)
记承天寺夜游第一部分:1.本文选自《 》,作者 。
(2分)2.填空:(3分)⑴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的苦闷心情。⑵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2分)7.“月色入户”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4分)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它与“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4分)9.“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10.文章“记”的要素是:(4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1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3分)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5分)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①诗中成对偶的两句诗是 。②这是一首赞咏 的诗,诗的表面似乎在赞咏 ,实际上是用 来比喻刘景文,颂扬他 。
第二部分: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3.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 。
(2分)14.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描绘了一个 的美妙境界。(4分)15.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 ;⑵ 。
(4分)16、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7.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3分)18.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试题精选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本文选自《 》,作者是 。
(2分)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⑴欣然: ⑵念:⑶寝: ⑷但: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2分)7.加曲线句子蕴涵着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2分)《记承天寺夜游》答案1.《世说新语》,刘义庆 2.⑴月下美景;壮志难酬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⑴怀民也还没有睡觉,就和我一起走到院中。
⑵庭院里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啊。 4.A 5、A 6.乐观、豁达 7.月光进入了屋子;拟人 8.欣然起行;解衣欲睡 9.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
10.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张怀民;承天寺;夜游承天寺 11.B 12、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②秋令,晚秋景色之美,“傲霜枝”,孤高傲世的品格。
1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4.庭下……竹柏影也;空灵澄澈、宛似仙境 15.⑴月色入户,近然起行。
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 16、D 17.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18.D 4、《东坡志林》,苏轼 5、愉快地/想/睡/只是,不过 6、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7、蕴涵着贬谪的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欣喜、散步的悠闲等微妙复杂的感情。
小题1:⑴高兴的样子 ⑵原来是 ⑶是 ⑷景象(每小题1分,计4分)小题1:⑴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⑵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每小题2分,计4分)小题1:⑴【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乙】月影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每句2分)⑵【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1分),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3分)。【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
(1分)小题1: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每处1分,计3分)小题1:【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随缘自适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1分)。【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1分)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以及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
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即可提取出描写月色的语句。根据月色的特点来分析表现手法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句子断句坚持“结构与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领悟作者情感的能力。 结合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景物的特征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即可。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