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言名句大全自信
1、三国演义好句及解析:
2、前方纵有千军,难当我赵云一人
3、只图饭后笑一笑,几人管他对与错……
4、“是非成败转头空”
5、文人凭空吊牢骚!少年苏东坡信奉“奋厉有当世志”,以“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自负,但在官场九死一生之后,就心灰意冷地说:“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6、意思是说战争的胜负不因兵力的多寡而决定。缺少谋略,一意孤行,即使“兵强”,也会转强为弱;相反,远谋深算,能够充分把握机会,分化瓦解对方,也可以变“势弱”为“丘强”,最终取胜。此话是对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的一个总结性警句,虽短短一语,但揭示了一种军事思想,即军事谋略在战争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7、小时候,老师教导我,这是鼓励仁人志士舍身拼搏的座右铭。但我自读了《三国演义》之后,总觉这话很是伤感,和“革命不可能成功,同志准备牺牲”是一回事。
8、性格决定命运,胸怀决定成就,诚斯然哉!
9、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第三十回)
10、“天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
11、在三国的芸芸众生中,羊牯并不是官场最失意的,但却道出了这句失意最深的话。“人生失意无南北”,羊牯顿成天下失意人、落魄人的知己。
12、“既生瑜,何生亮”
13、絷鸟累百,不如一鹗。(第二十三回)
14、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第四十三回)
1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6、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第六十九回)
1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第六十回)
18、意思是说,天下大事总的发展趋势是,分裂长久了就要走向统一,统一久了自然就要分裂。罗贯中用这句话拓展出《三国演义》这部长篇章回巨著。这是他对中国历史的一种总结,同时也反映出他的历史观。他认为天下的事物包括国家在内都会由分裂走向统一,然后再由统一走向分裂。他虽然承认历史是在运动的形态之中,可是他只将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分合及政权的更替,这似乎不合乎历史发展规律,只是以一些历史的表面现象来评价、归纳历史进程。当然,他的这种局限,毫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思想光芒。
1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战国《荀子?劝学》
20、生子当如孙仲谋。
21、译文: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22、意思是说:大丈夫在世,如果不能建功立业,不就如同没有思想的草木一样没有意义吗?这是著名的“苦肉计”中的一段话。黄盖与周瑜定下苦肉计,可苦与没有向曹操密献假投降书的人。黄盖推荐阚泽,阚泽欣然应诺,并说:“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躯报国,泽又何惜微!”阚泽的话说明了一个男子建立功业的抱负和雄心壮志,并不惜生命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
23、回答如下,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勇猛善战而著名。他有很多霸气的句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子龙一身是胆,千军万马不吃亏!”
24、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第七十二回)
25、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第七十六回)
26、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27、这是曹操让儿子曹彰率兵讨伐叛军,临行时对儿子说的话。告诫儿子:在家是父子关系,在朝为君臣关系,今天我如此训诫你,你我就不可以父子亲情处理事端,一切当以律法为标准,必须注意自律;遵循规章法制。话语中流露出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表达了对儿子严格要求以承父业的深切愿望。威武中的柔情跃然纸上。
28、好谋无断,不足为虑。(第四回)
29、关羽退到麦城,处境十分危险。孙权派诸葛瑾前来劝降。关羽听罢严肃地说:“铖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关羽的话表现了他大义凛然,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关羽最终被东吴所擒并杀害,他的死堪称英雄壮举。
30、举杯畅饮情何放,拔剑捐生悔已迟。(第十四回)
三国名言名句大全自信
31、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从看待对手的心态中最能反映出来。那个“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郎本是一可人儿,无奈心胸太狭隘,又性急躁,一直怨恨“既生瑜,何生亮”!临终之际尚“徐徐又醒,仰天长叹,连叫数声而亡”,怨天尤人的心态可见一斑,难怪折寿。而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后,“悔之无及,仰天叹曰:‘吾不如孔明也!’”随即做起安抚官民的正事来,精神斗志丝毫未损,果然笑到了最后。
32、意思是说,对善于用计谋但缺乏果断的人,是不用担心的。作为掌管国家大事的权臣来说,不仅要工于心计、善于计谋,还要果断行事,如果遇事犹豫,不能决断,一旦丧失良机,那就后患无穷。董卓想废掉刘辩而立刘协为帝,对此专权唯袁绍敢站出来说话,他一气之下弃官而去。董卓问周毖、伍琼:“袁绍此去若何?”伍琼答曰:“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诚不若加之一郡,以收民心。”董卓觉得有理,提拔袁绍为渤海太守。这句话警示后人要有勇有谋,当机立断。
33、出自《三国演义》第20回:没错!刘备就是靠着这句话起家的,看来身份出处只是一方面,充分自信该是多么的重要啊!
34、译文:青色出自于蓝色应该要更胜于蓝色,冰是水做成的应该更胜于水。
35、我最欣赏赵云的一句话,是在征伐零陵郡时,对阵零陵校尉陈应所说的这句:“吾一生对敌作战,就没有超过三十回合,何谈三百啊?”
36、言语何其的豪壮,武艺超群,胆色出众,是赵云最大的倚仗。可笑那陈应还妄想与赵云大战三百回合,结果不到十合,便被赵云打下马。
3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
3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啊!
39、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4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代李白的《将进酒》
41、摘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42、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43、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44、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第一回)
45、这是杨彪对朱儁说的话,可见一个忠义臣子的赤胆忠心。
46、招贤纳士,屈己待人。(第八回)
47、见善若惊,疾恶若仇。(第二十三回)
48、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第三十一回)
49、我以为,这是典型的悲观者论调。悲观者说“屡战屡败”,和乐观者说“屡败屡战”,事实完全一样,士气却全不相同。
50、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唐代李白的《上李邕》
51、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52、解释:鲜血染红了战袍,在当阳谁敢与其争锋!自古以来单枪匹马冲出敌军救出处在危险境地的少主,只有常山的赵子龙才能做到。
53、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第三十七回)
54、“子龙一身都是胆!”2这句话源自《三国演义》,赵云的胆识、勇气和讽刺意味都蕴含在这句话中。
55、天意,天意,天果有意?当年项羽垓下一战,也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真是天意吗?
56、译文:应该壮大自己的士气,不应该自己给自己泄气。
5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8、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5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九十七回)
60、历史故事多又多,你说我说大家说。
三国名言名句大全自信
61、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第三回)
62、译文: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63、意思是说,药虽苦口,但它有利于治病,直言劝告听着不顺耳,但它有利于为人处世。从事王累写了书面谏章,劝刘璋不要见刘备,以免被其所害。他说:“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昔楚怀王不听屈原之眼,会盟于武关,为秦所困。今主公轻离大郡,欲迎刘备于涪城,恐有去路而无回路矣。”
64、译文: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
6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西周周文王姬昌《周易?乾?象》
66、吾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之玄孙。
67、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间耳!
68、骄兵,是指缺乏“知己知彼”的军事常识,故骄兵必败。军队一旦滋生骄傲情绪,就会轻敌,对敌我双方判断不明,高估自己,低估对方,这实质上是判断上的错误,更是一种麻痹思想,势必引起心理准备不足,降低了应变能力和防范能力,因而会导致失败。
69、如果想更深入了解赵云的故事和霸气语录,可以读读《三国演义》和其他相关历史书籍,了解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和文化背景。
70、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名著流传广矣。其中我喜欢的有:
71、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第七十回)
72、两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狭路相逢、拼得你死我活时,最伤感的话就是:“既生瑜,何生亮”啊!
73、且慢,哪有那么多的伤感!这难道不是胸怀与心态的问题吗?
74、生得其名,死得其所。(三十七回)
75、赵云的勇猛和自信也体现在这句话中。
76、这是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时,驳斥谋士严峻的话,是说严峻这些书生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能管理国家大事。这句话说出一个道理:有的封建文人认为自己读了几本圣贤之书就大有学问,不管干什么总要引经据典,理论上常讲得一套一套的,遇到实际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因此,人们把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却没有实际本领的人称为“慵儒”。治理国家非同寻常,按图索骥是万万不行的。建邦立业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非凡的创造力,那些“寻章摘句”之说,哪里能解决这些重大的问题呢?圣明的诸葛亮道出了做事应注重探索而不能轻信教条的道理。
77、这里的“三军”,指众多的士兵。这句话是说,得到一个将军是很难的,而得到众多的士兵却是容易的事,所以不可随便杀掉一个将军。这是一种珍惜人才的可贵思想。
78、常山赵子龙在此,尔等休要放肆!
79、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80、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第五十三回)
81、译文: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82、出自《三国演义》第15回:却说张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83、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似乎刘备称王、孙权割据、曹操夹天子以令诸侯、关羽败走麦城等,一切皆是天意。纵有经天纬地之才、撼山震河之势、力挽狂澜之术,也敌不过天意。那么,个人的奋斗还有意义否?
84、这是一句英雄扼腕的呐喊。孙权在赤壁之战大胜后,又去攻打合肥,被张辽大败。于是太史慈与部下戈定商量了一个主意,戈定趁乱混入曹军中,与张辽手下人一起趁黑刺杀张辽,成功后举火为暗号,再由太史慈攻入合肥城中。张辽抓到戈定后并未杀掉,遂将计就计,骗太史慈入城。太史慈见火起,以为内变成功,便杀入城中,却中了数箭。被陆逊等人救回后,不久便死。临终前他遗憾地大叫:“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指的是一个男子汉出生在乱世,应该建功立业,怎能就这样死了呢?壮志未酬身先死是多么遗憾呀!一位英雄的慷慨悲歌,读来令人深感沉重。
85、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86、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87、曹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88、出自《三国演义》第21回:这是曹操对英雄这个词下的一个准确定义。
89、意思说,活的时候,得到了该得到的美名,死也有价值。这句话是作者引用后人之语。是在《徐母赞》里高度评价徐庶母亲的赞美辞。徐母虽是一介女流,生活清苦,但教子有方,以天下大义为重,她的精神为天下人传诵。
90、隳,毁坏。这是关羽劝慰兵败后的刘备的话。此话道理深刻,因为在战斗中,胜负并不能决定事业的成败,一时的不顺也不代表永久的跌倒,关键是不能因之而丧失创立大业的志气。如果由手暂时失败而丧失了信心,那么就会导致希望的破灭。
三国名言名句大全自信
91、失意者、失败者才有如此感慨,如春风得意的曹丞相,即使饱受挫折,依旧“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歌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92、出自《三国演义》第21回:
93、三国中赵云的霸气句子:
94、血染征透甲红,当日谁敢与争风!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95、《三国演义》的历史人物实在很多,文风是极为浪漫豪放雄健的,挑出这5句“极伤感的话”还真不容易,而结合自己的感想来瞎说一通,未免有点牵强附会。但在这个平民说史、网络写作的时代,一家之言有些漏洞,想必是许可的吧?有道是:
96、此间乐,不思蜀也。(第一百十九回)
97、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第四十七回)
98、顺:顺从。逆:违背。顺从我的意志,就可以活下来;与我的意志相悖,就只有死路一条。这句话生动地勾画出一个蛮横霸道专制的独裁者的形象。后人将这句话变革了一下,成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9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0、即使有上百只鹰、隼之类的鸟,也不如有一只鱼鹰。这是形容人才的难得。这是孔融夸奖祢衡的话:“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祢衡立朝,必有可观。”表现出孔融虚心的人格魅力。
101、魏国灭掉蜀国后把蜀主刘禅安置在魏都洛阳,封为“安乐公”。一次,大将司马昭赐宴与刘禅,席间故意安排蜀地歌舞。刘禅身边的人尽皆悲伤,以为耻辱。惟独刘禅面带喜色。司马昭见此情景,就故意问他:“颇思蜀否?”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他的行为连司马昭都感叹道:人只顾享乐,却如此无情的,没有比刘禅更严重的了。“乐不思蜀”此后成为成语,用来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常用来讥讽那些忘本的人。
102、当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儿!”,口气是自信的,还有一点惺惺相惜的味道。
103、鞠躬:弯着身子。这里是谨慎勤勉的意思。瘁:劳累。这是诸葛亮《后出师表》中的话。意思是:我会不遗余力地贡献出我的全部精力,不辞劳苦,到死为止。诸葛亮的一生为主尽忠,兢兢业业。他不仅是上天的宠儿,更是智慧的化身,以至到现在人们仍然在咏诵着这句传世佳话,用这句名言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104、出自《三国演义》第13回:
105、当孔明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伐魏”便成画饼、孔明身死五丈原;当“人民的好总理”恩来同志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大家便明白他要走了,他搞不过“四人帮”了。当年我看《神雕侠侣》,当郭靖说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我便长叹一声:郭大侠要牺牲了,襄阳要守不住了,大宋要完了!
106、这是孔融推荐祢衡去说服刘表时的话。意思为,见到善举就感到意外惊喜,对于恶入恶事,就像有深仇大恨一样憎恶。孔融这句话是指那些疾恶扬善,是非、爱憎分明的人。曹操准备派一人去招降刘表,荀攸推荐孔融担当此任,孔融却认为祢衡的才智高于自己,于是上表极力推荐他。在此孔融褒扬了祢衡的正直品格。
107、意思是,放下架子礼貌待人,吸引、招来德才兼备的人才。此话很有道理,人才的争夺是政治势力中最重要的斗争,谁有凝聚力,能够吸引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在扩充自己的实力、不断发展事业的同时,还要任人唯贤,善于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召集到集团中来,并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干。同时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实际上也是两方面的问题,即你在选择别人时,别人也在选择你。尊重自己的部下,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到你的身边努力地为你做事。
108、我最欣赏赵云霸气的一句话,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109、那些不可救药的乐天派,听了这话不仅不会气馁,反而会欢呼:“天下如意事,起码十有一二!”
110、这句话体现了赵云的勇气和决心,他不惧千军万马,敢于独自面对敌人,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此外,赵云还有许多其他的经典名言,如“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你可识得此阵?”等等,这些话语都彰显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战斗经验,让人们对他的敬佩与钦佩不断加深。
111、意思是:做事只图一时痛快,不顾后果,不为纪律所约束,是不能担负重任的。因为如果造成祸患无法补救,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句话告诫人们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一失足成千古恨,
112、相信自己。 《墨子·亲士》:“进不败其志,内(退)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晋陆机《君子行》:“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宋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十九:“勇於自信故英绝,胜彼优孟俯仰为。”
113、孔明竭尽全力辅佐刘备父子,六出祁山,还是伐魏失败,只好长长叹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令人不得不伤感。
114、诸葛亮一直居住在卧龙冈。这是诸葛亮居住的草堂门口的对联。刘备初到草堂,首先见到的就是这副对联。诸葛亮在他的《诫子书》中也有类似两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所指的淡泊,是一种清心寡欲的境界,他讲的宁静,也是一种远离世俗、不求功名、修身养生的处世方法。全句的大意是:以恬静寡欲不追逐名利表明自己的志向,清净无为表达自己的理想。秦汉年间,由于世道浊乱,许多哲人学士远离尘世,过这种隐居生活,以示对时世的鄙弃。
115、自表诚信。 三国魏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吴起贪将,杀妻自立,散金求官,母死不归。”
相关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