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
其一:黛玉宝钗。 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条玉带。
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也有四句道: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两株枯木是林字,悬着玉带,分明是林黛玉。
林黛玉有咏絮之才。咏絮才,用的是晋代谢道韫典故。
谢安雪天吟诗: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郎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其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黛玉有此文才又能如何?这般才女结果怎样?玉带林中挂而已。 也是走向自己的反面。
很多读者都希望黛玉和宝玉结婚,这样写也是一部书,可作者本义却非如此,作者本义就是让我们难受,在这难受中去体会人事无常。一个挂字妙极,令你无限联想。
与那宝玉知心一回,宝玉却与宝钗结婚,挂也不挂?千诗万文,一死皆成梦幻,挂也不挂?千万莫怨作者,何不示黛玉以死。 宝玉黛玉这般情爱,一个挂字了结,比那死字残忍得多。
死不足惧,挂最悲哀。 一堆雪,雪中一股金钗,分明便是薛宝钗。
宝钗有停机之德。停机德,是汉代乐羊子的妻子,在乐羊子中断学业回家时,她停机断布,以厉丈夫继续求学。
宝钗有这样的德行,结果如何?金钗雪里埋而已。 这样贤慧之女,雪里埋已够残酷,千万莫说有埋应死的话。
土里埋,断死还可;雪里埋,断死便是证据不足。可这雪里埋,即便不死,象宝钗这样德才兼备的大家闺秀,一心想出人头地者,真还不如死了好受。
作者真是挖空了心思,一字一句都不肯放过读者。 从诸家批文可断言,宝玉和宝钗成婚了。
宝玉最后出家,正所谓悬崖撒手。 其二:元春。
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香橼上弓,暗含着元春进宫。
二十年来辨是非,是说元春明理。榴花开处照宫闱,榴花开指女子出嫁,是说元春一嫁嫁到宫中,光耀家门。
三春争及初春景,是说假家自元春入宫,家道由三春又回到初春的景致。结果如何呢?还是走向反面:虎兔相逢大梦归。
第九十五回,元妃死。在虎兔相交之年死去,即立春在虎年,死在立春后一日,从命理上来说,便是兔年开始。
名义上死在虎年,实则死在兔年,便是所谓的虎兔相逢。而这点点知识,可不是谁都知道的,只有对阴阳八卦天干地支都通晓的作者本身,才会有此笔墨,只有懂得算卦打命的先生,才会用这样言辞。
程高本,甲戌本,庚辰本,都写成“虎兔相逢”,这是原本墨迹;后人不解命理意义,改作虎兕相逢,以为虎兔不成比例,只有用兕才可与虎相对,并理解成围猎、宫庭之斗,这又是不知作者心了。还是那句话,读不懂可再读,迷底早晚都可解开;非改迷面,那就成了你出的迷、你写的书了,这如何使得?批书人言及的射圃书稿已不能再见到,后来读者去猜的话,便傻了,想想看,读过石头原稿的脂砚斋、雪芹未能补出,后人谁还敢补?这个漏洞便从此留下了。
程高手头资料那样多,也未敢动手来补这些漏洞,任其漏着,如狱神庙之类,无一处补齐。所以读红书,多动脑,莫动手。
其三:探春。 画着两个人放风筝。
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画后也有四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两个人放风筝,两人,是指贾政和王夫人,风筝暗示探春。
大海大船,是说贾政王夫人做主,把探春远嫁到海一带的富贵人家。才自清明志自高,探春有才有志,连凤姐也不敢小瞧探春。
这样的才志又能如何?生于贾家末世,远嫁到海,只能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了。才何能显?志焉能遂?这便是佛家所说的人世无常,便是佛家说的求不得苦,便是爱别离苦。
人生八苦缠身,须慢慢读红楼,慢慢体会。 其四:湘云。
画着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其词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云与逝字,可定是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是说香云生在富贵之家,但也有一缺,自幼父母双亡。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说湘云开朗,活泼,找个好丈夫,可得到的只是一点斜辉而已。
婚后,丈夫得了痨病,活不得几年了。还是无常。
这一无常,谁也逃不过。 从脂批来看,史湘云嫁的丈夫可能是卫若兰,但石头写的射圃原稿已丢失,雪芹未能补齐,程高又不敢补,只好留下这个漏洞。
为了前后照应,不出矛盾,程高才在后四十回,连补了一下香云结局。从连补来看,还算成功,因为果然有一天射圃稿找到的话,和程高连补处放在一起看,不会有大矛盾的。
有人说史湘云该嫁宝玉,并白头到老。根据是第三十一回题目:因骐麟伏白首双星。
这是不可能的,作者无此意图,从判词和曲演中都看不出此意图,从主题也不可能推出这样的结果。这样说的读者是不懂什么是双星。
细看看判词,也不会得出湘云能和谁白首的结论。 实际上,曹雪芹在整理时,以此为题目,有如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本回后半部写的内容便是骐麟,便是阴阳之理;另一方面,因骐麟伏白首双星,是说,这大小一雄一雌骐麟,正因为是无息无情之死物,才藏阴阳不可分即阴阳白首之至理。 相比之下,有情的男女,想如阴阳双星那。
《水浒》是本老少庸雅皆爱的巨着。它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中塑造了不计其数的人物形象。个性之鲜明,在中国文史上首屈一指。但在这些英雄豪杰的斗争之中,却隐藏着施耐庵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你只需随好汉们—齐发威,一齐狂笑,一齐叫骂,在无拘无束的痛快淋漓之中,便能发现这一百零八个人,每一个都是作者精神追求与内心情感的寄托。《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文学上的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和《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群众和小朋友们的喜爱,就连我也不例外。
我觉得《红楼梦》并不只是单单一本爱情小说所能概括。作者为写此书,寒窗几十载,对医药、园林、建筑、书画、诗词、烹调、服饰、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整部书对研究探讨青朝风俗民情很有帮助,它仿佛是当时生活的小百科,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怪不得至今还有许多红学家专门研究此宝。此书所现之人情世故,官场是非,在今天都屡见不鲜内涵之深,可真谓看一遍两遍不少,读十遍八遍不多。对于我精读此书是对吾之文学素养起巩固、提高,以致于升华之用,大有相见恨晚之情。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一部详尽而宏大的历史。它记载了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到公元280年约110多年的历史。它以陈寿着《三国志》为模板,经过作者罗贯中大胆的艺术创作而完成的,使高深难懂的正史以一种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并为人民所喜爱、传颂。《三国演义》又是一部小说,一部内容丰富蕴涵深刻的小说,作者匠心独运,以生花妙笔勾勒出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借东风,长板桥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为妇孺皆知。它妙趣横生的文字,以及驰骋于神出鬼没境界的畅快深深地打动了我,而它也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
窗外微风轻轻地拂过,树叶奏出“沙沙”的乐曲,我沏上一杯清茶,翻开小说《西游记》。西游记,真不愧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每一个章节都有许多不同的惊险冒险,让人不由自主的一页一页看下去。齐天大圣孙悟空不平凡的出生,在花果山,水帘洞的生活,与师父唐三藏,师兄弟猪八戒,沙悟净,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道难关,艰难曲折地展开向西天取经的旅途。
品着书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人物,一幅幅扣人心弦,一波三折的场面,真让我回味无穷。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飘逝的是肉体,不朽的是灵魂。尽管曹雪芹离我们远去了,但是红楼梦却永远留在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宝库之中。
花谢花飞飞满天,散入过往弥漫间;碾冰为土玉为盆,多情伴我咏黄昏;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没有几个人不是喜欢黛玉的,也没有几个人不会讨厌黛玉的;说她好的人很多,说她坏的人也很多。尽管书中说她是掉落凡尘的仙子,但她终归不是,因此她也自然避免不了拥有这样那样的瑕点和过失。
她的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即使身处大观园那种群星璀灿之地也依旧阻挡不了她耀眼的光芒;她美丽,她单纯,她饱读诗书,但她始终不是完美女神的象征。她高傲,她善妒,她心胸狭窄;但不管怎样,她的优点始终是赛过缺点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有那么多人珍惜她,喜欢她,爱护她,其中也包括贾宝玉。物欲横流流淌着蜗角虚名蝇营狗苟,歌舞升平舞出着平庸堕落壮气蒿莱。
在贾府里她是灵动的精灵、幻化的天使;她才貌双全,但让她最出众的是她坚贞不屈的性格特征。她堪称攀龙附凤封建社会的一股清流,不畏权贵,不愿与世俗合污,喜欢按自己的规则办事;没有一个男子的阴霾与伟岸,她依旧是她,安然屹立在大观园中的潇湘妃子。
她似坠落人间的谪仙子,飘飘然不沾凡气,寥寥然超凡脱俗,正如她自己所描绘的海棠花一样,“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她不是哲人,没有包揽海外的胸襟与大度;但她是诗人,有着洞穿世间的机警与敏锐。
他劝宝玉不要为功名而读书,这岂是那时平凡的封建女子所能做到的?而诗人也总是美得不食人间烟火的。最后她的死也同样如梦如幻,“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冷月葬花魂,飘逝的是黛玉的肉体,不朽的是黛玉的灵魂。尽管她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她勾勒的那幅春日把锄葬花的画面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红楼中的女人或远嫁,或去世,或隐居,或沦落风尘,结局无疑都是悲剧的。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恨只恨身于末世,恨只恨封建制度对于女子人性的残杀。但是红楼梦作为我们一个时代文明的象征,它的诗,它的画,它的美,它的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发人深思,令人回味。 本文由红楼一梦原创出品。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
《水浒》是本老少庸雅皆爱的巨着。
它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中塑造了不计其数的人物形象。个性之鲜明,在中国文史上首屈一指。
但在这些英雄豪杰的斗争之中,却隐藏着施耐庵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你只需随好汉们—齐发威,一齐狂笑,一齐叫骂,在无拘无束的痛快淋漓之中,便能发现这一百零八个人,每一个都是作者精神追求与内心情感的寄托。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文学上的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和《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群众和小朋友们的喜爱,就连我也不例外。 我觉得《红楼梦》并不只是单单一本爱情小说所能概括。
作者为写此书,寒窗几十载,对医药、园林、建筑、书画、诗词、烹调、服饰、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整部书对研究探讨青朝风俗民情很有帮助,它仿佛是当时生活的小百科,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怪不得至今还有许多红学家专门研究此宝。此书所现之人情世故,官场是非,在今天都屡见不鲜内涵之深,可真谓看一遍两遍不少,读十遍八遍不多。
对于我精读此书是对吾之文学素养起巩固、提高,以致于升华之用,大有相见恨晚之情。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一部详尽而宏大的历史。
它记载了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到公元280年约110多年的历史。它以陈寿着《三国志》为模板,经过作者罗贯中大胆的艺术创作而完成的,使高深难懂的正史以一种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并为人民所喜爱、传颂。
《三国演义》又是一部小说,一部内容丰富蕴涵深刻的小说,作者匠心独运,以生花妙笔勾勒出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借东风,长板桥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为妇孺皆知。它妙趣横生的文字,以及驰骋于神出鬼没境界的畅快深深地打动了我,而它也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
窗外微风轻轻地拂过,树叶奏出“沙沙”的乐曲,我沏上一杯清茶,翻开小说《西游记》。西游记,真不愧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每一个章节都有许多不同的惊险冒险,让人不由自主的一页一页看下去。
齐天大圣孙悟空不平凡的出生,在花果山,水帘洞的生活,与师父唐三藏,师兄弟猪八戒,沙悟净,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道难关,艰难曲折地展开向西天取经的旅途。 品着书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人物,一幅幅扣人心弦,一波三折的场面,真让我回味无穷。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