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身有伤贻亲忧的读后感

身有伤贻亲忧的读后感

读后感 来源:www.xuehanzi.net 发布时间:2024-01-13 06:00 类型:
«  »

1.弟子规其中一段的读后感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这里说的“亲好亲恶”都指儿女的身心而言,而不是指父母需要或厌恶其他方面的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

儿女“身有伤”“德有伤”则正是“亲所恶”的两个最重要的内容。而其正面内容“身无伤、德无伤”则是“亲所好”中最重要的了。

《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孝养父母,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开始做起。

自己身体不好,会增添父母的忧虑,忧虑加重又会导致父母身体害病,从而身心俱损。可见不知道爱护自己身体的孩子对父母的伤害是多么严重。

《礼记?内则》:“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儿女“德有伤”,会使父母蒙羞到人前抬不起头来的地步,对父母伤害又在“身有伤”之上了。人们常会把儿女的罪过归在父母教子无方上,因而常对“德有伤”的人说:“你有娘养,无娘教”。

所以儿女每做伤德之事,都像拿刀子划父母的心一样。快乐幸福,对有这样儿女的父母而言,是不可望更不可及了。

由此可见,儿女保护好自己的高尚的品德,是孝养父母所需要做的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2.弟子规读后感800字

弟子规读后感 【凡是人。

皆须爱。天同覆。

地同载。】 因为有爱 所以你的生活就从满阳光 阳光洒在公路上,公车缓缓的靠站停下。

被华丽的服饰裹着的人们,手上大包小包的簇拥上车。可怜的老奶奶却被挤得离车门一点一点远去。

美丽的大眼睛不服的瞪着捷足先登的穷阿姨。穷阿姨抱着自己的钱包恰似抱黄金。

埋头走进车厢后坐。高高瘦瘦的男子靠着强壮的体魄为他的女朋友开出了一条阳光“大道”。

其女朋友皱着眉头看着拥挤的人。终于跟着那男子上了车,踩着高高的跟伫立在靠下车的后门处,似乎展示其窈窕淑女的姿态。

男子搂着她的肩膀,炫耀着。接踵而来的大叔,满脸躺着汗水,略喘息着。

行李没有空位放,无奈的一声轻叹。抱着孩子的妈妈靠着座位,身体伴随车的惯性倾斜着,然而抱着孩子的双手姿势还保持着,宝宝依旧在手中静静的睡着。

车门正要关闭,最后上来的是那位可怜的老奶奶,佝偻的身体,伸出一只干瘪了的手拍着车门。门始终再次打开,老奶奶只好站在靠前门的阶梯处。

端详了一下双鬓,一直凝视着玻璃外面的世界~~~~~车上座无虚席。连谈笑声也只存在过去。

车开了,是那么缓慢而显得沉重。冰凉的空气萦绕在我们的身边。

是金钱蒙蔽了双眼,是欺骗历练出冰冷的心,还是社会的风气笼罩了灰蒙蒙的世界?黑夜,被繁华的城市点缀得灿烂迷人,也许某些人正在陶醉~~~~~而有些东西却悄无声息的失去着。电视上新闻报道:丛飞——爱心大使的奉献: 原名张崇,1994年8月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

截至目前,已经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爱心市民”、“深圳市爱心大使”等称号。

2005年4月被诊断为胃癌。鲁迅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对于丛飞来说,那些失学的孩子不都和他有关吗?!他是一位真正的无私者,一位奉献了金钱、时间乃至健康的博爱者。“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了好梦,我就不辛苦。

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这是丛飞自己写的一首歌。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时代的脚步,科技的脚步在飞跃。我们一起仰望这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

我们需要更多的互动,来交流彼此的心扉。我们需要那一抹温柔的微笑,来包容对方。

我们需要伸出每一双手编织美丽了未来!让爱伫立在心中,要我们拥有偕同前进的梦想,唱出同一首歌曲:爱给我们阳光爱带我们飞翔抬头看蓝蓝的天空我不在乎你变什么我要成为你黑暗里那道光要带着你远离沙漠的孤单读完《弟子规》,我以为当日的儿童最需要奠基的为人处世之本,敦厚纯良之性,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改革开放浪潮的涌入,人们不分青红皂白地接受西方国家的思潮,造成国人的荣辱观、善恶观、自我意识判断等观念的混乱,一时之间,以任性为个性,以无情为潇洒,以刁蛮为可爱,形成了一个不良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儿童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二是独生子女现象导致家庭对儿童的期望过高、溺爱有加,几乎达到“众星拱月”的地步,这同样不利于儿童文明习惯的形成。

三是影视作品对文明礼仪缺失的漠视,镜头里充斥了儿童大呼小叫、哭闹纠缠的情景,耳畔也充满了成年男女脸红脖子粗的骂街叫阵场面。我想,韩剧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广受青睐,大概也与其传统文化有关吧。

因为韩剧的情景画面总是令人感到温馨:鞠躬问候,彬彬有礼,进退有度,使人如沐春风。当今社会,倡导国民素质的提高,当从小处着眼,从小儿着手,《弟子规》不失为一本好教材。

如果有人能根据时代的特点,对《弟子规》进行再版修订,摒弃其中不合时宜的章节,增加当时当代所应秉承的德行操守,其必功德无量也 .。

3.求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20篇

读《弟子规》有感很多人说《弟子规》里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晓,我很是羡慕。

《弟子规》让我在快乐中感情得到了升华,也懂得更多的做人的道理。它长养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的人生际遇会大不相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做不到。以前觉得父母爱子女都是非常自然的事,身在福中不知福,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委屈。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父母辛苦供养我读书,而我有时却不能如他们所愿,让他们非常失望;父母委婉的建议,我不但不听,还会觉得烦,有时甚至故意做些让父母生气的事。所以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家庭、事业和身体的好坏,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要想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读了《弟子规》,作为初为父母的我们,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教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作到孝敬父母,说话做事要小心仔细,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和思想高尚的人在一起,在学习之余,要多读书,多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是做起来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其中的道理。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往往尽其所能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技能,画画、唱歌、弹钢琴、学外语,其本意都是好的,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过度的强迫会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要不得的。

父母通过读书,会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耐心解决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懂得生活的规则,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弟子规》还让我们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人自然流露的品质。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真正做到对人恭敬。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但我却一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极其优美的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回想一下,骄傲自满的的确确给自己招来了许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是我最喜欢的一句经文。

一个人的能力再大,总会有限,人无完人,人总有缺点,所以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提醒。一个人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看到的和听到的范围是非常窄的,如果能虚怀若谷,就好像多了许多双眼睛和耳朵,看到的和听到的范围就扩得很大,那么就会走得更高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每一个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回答者: 径庭飞雪 | 四级 | 2011-8-10 09:06 | 检举《弟子规》读后感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美丽。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该在今天中开创! 在学生主修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

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同学们,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

我们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著。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

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我读了《弟子规》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 丧三年 居处变 酒肉绝。”

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古人。

4.追分!!《弟子规》读后感

读《弟子规》有感今天在中国,无论是大中小学、企业、还是党政机关,落实《弟子规》,可谓是风起云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这本堪称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正文1080个字,书很薄,字又少,却实实在在地教给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怎样生活,怎样拥有幸福人生的道理。《弟子规》总叙中讲到:“首孝悌”。

《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古人亦云:“百善孝为先”是的,我们大都听过这句被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自觉奉行的人生准则,那么我们做得怎么样呢?我们做到“孝”了吗?有人说:我月月给我妈寄钱;有人说:我周周回家看父母;还有人说:他们老两口退休金那么多,足够了;根本用不着我!更有人说:这双方老人都健在,我这逢年过节哪家不得贴吧点;得多少钱?我们现在尚且不提感恩父母,看看我们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就知道父母在我们心中的位置了,看来人们还没有真正懂得:什么叫“孝敬”,什么叫“孝顺”。我们想一想,从父母孕育我们生命的第一天起,就小心谨慎,营养不足,怕胎儿太小;营养过剩,怕生巨婴;甜的吃多了,怕得妊娠期糖尿病;体重过重,又怕妊娠高血压;月月查,周周测,生怕有什么闪失……总之,为了自己的儿女平安降生,付出了多少代价?我们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从小到大,他们总是把最好吃的饭菜、瓜果、都留给我们,有时甚至留到过期、变质、我们还没有回家,但他们仍然不舍得吃,为什么?然而我们有的子女说假话、不好好学习、经常夜不归宿。

真是应了那句“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曾记得有一篇文章写到,孩子在长大成人时为母亲过生日,让母亲点菜母亲说:我爱吃剩菜,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母爱。

那首《常回家看看》,真的是唱给我们这些不常回家,没有尽到孝道的儿女听的啊!再看看我们的电视剧里:媳妇儿特意把好吃的藏起来,而背着公婆,让孩子偷偷偷地吃!嗨……看着真惭愧啊!弟子规中有句话叫:“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如果我们的媳妇都这样教育儿女,那儿女们有好吃的,会给谁偷偷地“藏”起来呢?我们如果没有做到“敬”,那我们的儿孙又向谁学习呢?难怪现在那么多孩子对父母无理,难怪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上演那么多人生悲剧…人不学,不知“道”啊!“道”就是“自然之道”。

我们做儿女的,好比枝叶,枝叶若想繁茂,树根一定要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啊!然而树根是谁呢?树根又在“哪里”呢?每逢佳节、喜事、我们的父母都舍不得添一件新衣,而为了子女在外学习、工作有面子,每到换季的时候总想着为我们多添几件。我们有时还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去买所谓的“名牌”来装点自己,《弟子规》中说的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只追求外表的光鲜靓丽,不注重内在的德行修养,还给父母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真是“不解忧,反添恼”啊!我们这是“孝”吗?我们生病时,在医院里,忙前跑后,他们心疼得,恨不得把病都转到自己的身上!这就是《弟子规》说的“身有伤,贻亲忧”啊!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孝”!整日泡在网吧,不爱回家的孩子们,你们吃不好,睡不好,父母多担心你们的健康啊!弟子规里讲到:“出必告,返必面”。让父母整日看不到踪影,还让父母担心,这叫做“孝”吗?那些整日流连在麻将社的朋友们,父母多么希望您们能够凭劳动赚钱,依德行做事,养家糊口,家庭和睦啊!所以说:“居有常,业无变。”

也是“孝”啊!那些整日酗酒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看看您身边有多少例子,醉酒太害人了!所以《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不醉酒,这也是“大孝”啊!所以说,“孝”不一定是带父母去名山大川,到高档酒店消费,奔百货商场买名牌,“孝”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切小事中!您还记得在汶川和玉树大地震中,父母为了保护孩子,在一瞬间做出了多少感天动地的壮举?所以无论是生活的细微之处,还是生命危难的一刹那,都告诉我们,父母的恩德太大了!您还记得“乌鸦反哺”和“羔羊跪乳”的故事吗?如果您忘记了,请再温习一遍吧!动物尚且天性如此,那我们——被称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做得怎么样呢?做到“孝顺”,“顺”不容易;做到“孝敬”,“敬”也不容易啊!您能用金钱换来吗?能用金钱买到的,都不是珍宝,而唯有金钱买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国学》,在孩子中间、家长中间已经风靡好几年了,我们的孩子虽能把《弟子规》背下来,却不能遵照弟子规去做。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断了100多年了,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做爷爷奶奶的,也大多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只要求 “背”,而古圣先贤的教诲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做”的。愿全天下的父母,愿所有长辈,都能够与自己的儿孙一起学习、落实《弟子规》,做个好长辈、好子女、好领导、好员工、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的人。

5.求《弟子规》读后感,急

在我的童年的时候,原以为女儿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得听从我的指挥,听从我的命令任我摆布。

自从我学了《弟子规》,我知道了父母对我的爱,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马上坐在椅子上,从不过问父母的感受,还大声的叫:“给我来一杯水”,晚上要吃饭的时候,我大声叫了一句:“把饭端来”,妈妈把饭端来时,我没有及时接应,只是说: “放在这,我先看电视,等一下再吃”。

可自从我学了《弟子规》中的“出则悌”之后,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气了,听从父母教诲,顺从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坏习惯更多,一时改不了,比如吃晚饭时,爸爸妈妈还没坐下,我就先坐下开吃了,这样是不好的。有道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来指点迷津,这就是圣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这也是我的大毛病,不一会儿就直叫他们名字。可学了《弟子规》里有一句:“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从此以后,我会有事无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们非常欣慰,他们还都说我乖了呢,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呀。

6.读<<弟子规>>有感

〈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解说: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

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

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

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 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

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

一般人 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 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

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 。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

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 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 。

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当子女的 ,我们在父母去逝后,为什么就不能在三年的丧期中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呢?”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 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 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

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 金汤堡垒。 《弟子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

可不是有性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哟。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7.以《弟子规》写五篇读后感(每篇不少于五百字)

读《弟子规》有感很多人说《弟子规》里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晓,我很是羡慕。

《弟子规》让我在快乐中感情得到了升华,也懂得更多的做人的道理。它长养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的人生际遇会大不相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做不到。以前觉得父母爱子女都是非常自然的事,身在福中不知福,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委屈。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父母辛苦供养我读书,而我有时却不能如他们所愿,让他们非常失望;父母委婉的建议,我不但不听,还会觉得烦,有时甚至故意做些让父母生气的事。所以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家庭、事业和身体的好坏,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要想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读了《弟子规》,作为初为父母的我们,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教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作到孝敬父母,说话做事要小心仔细,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和思想高尚的人在一起,在学习之余,要多读书,多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是做起来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其中的道理。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往往尽其所能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技能,画画、唱歌、弹钢琴、学外语,其本意都是好的,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过度的强迫会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要不得的。

父母通过读书,会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耐心解决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懂得生活的规则,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弟子规》还让我们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人自然流露的品质。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真正做到对人恭敬。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但我却一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极其优美的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回想一下,骄傲自满的的确确给自己招来了许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是我最喜欢的一句经文。

一个人的能力再大,总会有限,人无完人,人总有缺点,所以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提醒。一个人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看到的和听到的范围是非常窄的,如果能虚怀若谷,就好像多了许多双眼睛和耳朵,看到的和听到的范围就扩得很大,那么就会走得更高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每一个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

其中包括孝、悌、礼、仁、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细读《弟子规》,发现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却是我们最无知和薄弱的地方。古人训诫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关怀朋友,都因为心怀感恩,正因为感恩,所以对人对物多了虔诚的敬仰之心,尊敬发至内心,而后谦虚谨慎的做人。

父母。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

我们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不能忘记养育之恩。

弟子规里面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悌”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8.求弟子规读后感一篇

读《弟子规》有感很多人说《弟子规》里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晓,我很是羡慕。

《弟子规》让我在快乐中感情得到了升华,也懂得更多的做人的道理。它长养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的人生际遇会大不相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做不到。以前觉得父母爱子女都是非常自然的事,身在福中不知福,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委屈。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父母辛苦供养我读书,而我有时却不能如他们所愿,让他们非常失望;父母委婉的建议,我不但不听,还会觉得烦,有时甚至故意做些让父母生气的事。所以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家庭、事业和身体的好坏,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要想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读了《弟子规》,作为初为父母的我们,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教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作到孝敬父母,说话做事要小心仔细,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和思想高尚的人在一起,在学习之余,要多读书,多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是做起来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其中的道理。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往往尽其所能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技能,画画、唱歌、弹钢琴、学外语,其本意都是好的,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过度的强迫会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要不得的。

父母通过读书,会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耐心解决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懂得生活的规则,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弟子规》还让我们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人自然流露的品质。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真正做到对人恭敬。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但我却一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极其优美的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回想一下,骄傲自满的的确确给自己招来了许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是我最喜欢的一句经文。

一个人的能力再大,总会有限,人无完人,人总有缺点,所以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提醒。一个人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看到的和听到的范围是非常窄的,如果能虚怀若谷,就好像多了许多双眼睛和耳朵,看到的和听到的范围就扩得很大,那么就会走得更高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每一个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身有伤贻亲忧的读后感

扩展阅读:

1、《艾青诗选》高中读后感大全(6篇)3-12-68

2、九年级读《艾青诗选》读后感600字(4篇)1-2-41

3、中学生《傅雷家书》读后感400字(4篇)2-17-81

4、《城南旧事》关于读后感200字(5篇)2-17-49

5、经典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观后感1000字(3篇)4-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