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由忧愁转为欢喜。
转忧为喜,出自《后汉书·左雄传》“诏书特见劳问,寻时拜谒,握手告别,宠光发越,良深感戴,臣等雕朽无功,过蒙拔擢,回还逾限,转忧增愧。”用来形容把忧愁转变为欢喜。这个成语源于西汉的丙吉为丞相时的一个故事。
当时丞相府的官员在街上偶然遇到了一个疯子打架斗殴,打得头破血流。这件事本应该马上派人去制止并加以处理,可是这个官员却没有这样做,他从容地驱车而去。碰巧,丙吉的车夫看到了这个打架斗殴的场面,马上把这件事报告给了丙吉。丙吉听完之后,非但没有责怪那个官员,反而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表明民众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社会风气淳朴,这是国家政治清明的体现。
后来有人问丙吉为何如此看重这件事,丙吉回答说:“我身为宰相,如果辖区内出现百姓无故自相斗殴而死人,我作为一国之尊不能查不明究不实,那么我怎么能对上对下的情况心中有数呢?如果我明知而故作不知,那就是欺骗皇上,欺骗君上就是欺君之罪。就是因为我们刚才经过的那个路口是个风口之地,行人多是行色匆匆走得仓皇才会发生了这个小事,正好就表现了此地风气。”因为这句话有人就将这件事作为“忧在易行,不在难能”的事例。转忧为喜从此成了关心民众疾苦、体恤下属、政绩良好的代名词。
以上就是转忧为喜的故事来源及其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关心民众的生活和疾苦,了解社会的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我们也应该从故事中学习到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忧虑。
“昔人云,未有小人才于内,而大将立功于外者,正今日之谓也。”岑浚方始转忧为喜。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回
1、“昔人云,未有小人才于内,而大将立功于外者,正今日之谓也。”岑浚方始转忧为喜。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回
近义词: 转愁为喜 破愁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