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释义:困在瓮中的甲鱼。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
瓮中之鳖,最早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知臣莫若主,而不知臣者比诸侯。诸侯之士,居年则游惰不耕,食禄则忍人之兵矢,此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天下已定,臣请就烹。”意思是“我听说懂得臣下的人能超过君王,而不了解臣下的人要任用诸侯。诸侯门客中的贤人,在家赋闲就会游手好闲不从事生产,领取俸禄就会违背人之常情。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鸟飞尽了,好弓弩就收藏起来;兔子死了,猎狗就遭烹煮’。国家大事已经决定完毕,我请求让自己被烹杀。”
这个成语原指躲在瓮中、缸里的甲鱼,无法逃脱。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不掉了。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于三国时期,刘备在赤壁之战后逐渐壮大,他的蜀国成为了曹操争夺的对象。然而,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人都十分勇猛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一天,刘备和曹操在汉中交战,刘备失败了,只好退守到营寨中。这时,曹操的部将夏侯渊率兵追赶过来,他看到了刘备手下只有几个老弱残兵在守卫营寨。夏侯渊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他率兵攻打刘备的营寨。这时,刘备的手下黄忠和严颜等人一起出战,最终成功击败了夏侯渊的军队。夏侯渊感到十分惊讶,他问手下:“为什么刘备手下只有几个老弱残兵却能够抵挡住我们这么多士兵呢?”手下回答说:“因为他们有一位猛将黄忠和一位智勇双全的守将严颜。”夏侯渊又问:“那么黄忠在哪里呢?”手下回答说:“他在营寨前亲自挑选士兵,准备再次出战。”夏侯渊听了之后非常震惊,他说:“这不是一只乌龟、王八吗?竟然还在瓮中作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战争中只有勇猛是不够的,还需要智谋和策略。只有把敌人逼到绝境,才能更好地掌控局面。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来战胜敌人。
在现代社会中,“瓮中之鳖”这个成语也有着深刻的含义。它告诫我们要保持警惕和清醒头脑,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同时也要抓住机遇、果断决策,把握自己的命运和未来。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这几个小南蛮,只算得个瓮中之鳖,不消费得僧家大刀,管教他一个个束手就缚。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六回
1、等我军控制了全部制高点和山口,敌人就成了瓮中之鳖。
2、犯罪分子已成了执法人员的瓮中之鳖。
近义词: 瓮中捉鳖 釜底游鱼 鱼游釜中
反义词: 如鱼得水,漏网之鱼,狡兔三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