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释义:比喻流言可畏。
**" 曾参杀人"这个成语源自于《战国策·秦策二》的典故,主要讲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正在家中织布,突然传来一人奔跑的声音,他刚出门就看到有一个人慌慌张张的跑过,于是就又回去继续织布。没过一会儿,又听到一人跑过来,称刚才那人杀了人。曾参这时不免有些担心,自己出门会不会惹来杀身之祸,于是便不再织布,放下梭子准备逃走。他的妻子知道曾参的想法后,觉得他太过于草木皆兵,便主动安慰他。曾参听到妻子说“你根本不会有什么危险”时,便觉得十分安心,继续回去织布。没过多久,又有一人来报说刚才那人杀了人真的是真事,这时曾参才彻底相信,以为刚才出门时有人找他报仇的**。尽管这样,曾参仍然认为自己已经受伤了——恐怕是做妻子的对自己的误导和自己失望、发怒所伤,为此想去再次察看并暗访街坊时休妻以自慰
由于最终都没有实际证明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事故称为"遇事无中出半解三假"。此典故在民间不断被流传利用后演变成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典故——即: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易曰:“童蒙养正。”人若奸诈欺伪自欺欺人之心一萌,则天理灭矣!圣人教育我们童蒙知止回归天理。但常有不知止而归理者则叫厚道;还有遇事讲不听或越演越烈非得等到他倾家荡产才相信因果报应者则叫聪明太过而无德(谢邀)。**
所以“曾参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听取真话,不能自欺欺人。
这冤怎申,硬叠成曾参杀人。
◎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
1、他们这伙人,这次又演出曾参杀人的故伎,企图把水搅浑。
2、曾参杀人的故事证明三人成虎的可怕。
3、谎言与流言的可怕,犹如曾参杀人。
4、这冤怎申,硬叠成曾参杀人。
5、听多了这些有如曾参杀人的谣言,就连平时的伙伴也开始对他產生怀疑
6、在非理性思维的指引下,才会出现曾参的母亲相信曾参杀人谣言。
7、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8、如果这些没有根据的谣言一再传来,就可能发生曾参杀人的效果。
9、如果这些没有根据的谣言一再传来,就可能出现曾参杀人的后果。
近义词: 三人成虎 众口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