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比喻防患于未然。
桑土之防,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说的是商汤的贤臣管子,为防备北方邻国的侵犯,派士卒在商、于一带筑城郭、挖边沟的事。后来,人们用“桑土之防”表示预先防备,防患于未然。
这个成语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管仲担任齐国宰相后,对齐国国防进行了重大改革。他看到北方邻国对齐国构成严重威胁,就派士卒去商、于一带筑城郭、挖边沟,以防备邻国的侵犯。管仲在巡视工事时发现士卒大多数用松散的土筑城,容易倒塌而无法使用。他亲自察看地形,询问士卒生活情况,在了解了实际情况后,对宰相鲍叔牙说:“国家要安定,必须从戍卒的生活入手。士卒能在家里吃好喝好,谁还愿意冒险犯难地去打仗呢?这就叫做防患于未然。”
听了管仲的话,鲍叔牙深有感触地说:“你说得对!”于是,他们决定对戍卒实行改革:一切按法令规定办事,不许偷懒取巧;要按规定分给戍卒好衣好食,使他们安心生产和生活;把农时和守卫时间结合起来。这样做了之后,不到一年工夫,北方邻国就不敢来侵犯了。鲍叔牙赞叹地说:“我们有了今天的国防改革,真可以说是既巩固了国防,又充实了经济实力啊!”后来,人们把预先防备叫作“桑土之防”,也说成“防患未然”。
在应用这个成语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来阐述其意义和价值。比如在现代社会中,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制等手段来预防和应对潜在风险和危机。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还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