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病在膏肓,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 意思是比喻事情在坏到不能挽救之前,要早作处理。
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动画片《东周列国志》。故事讲的是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名医医缓有神奇的医术,便派使者去请。 医缓说:“病在膏肓,如不早治,很危险。” 景公问:“能使我的病好起来吗?”医缓回答:“我不敢说能治好。” 景公听了,觉得医缓说话太狂妄了,心中很不高兴。
后来,一个名叫虢射的大夫对景公说:“我看大夫的病已深入到肓的地方,若不将肓上和膏中的药物去掉,即使用针艾(即灸)再高明也不能治好。现命令开导肓上的药物和去掉膏中的药物,这就能够治疗了。”景公觉得虢射说得有道理,便依此去做了。 后来病果然治好了。
因此,“病在膏肓”后来常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这个成语也警示我们,在问题或困难出现之初要及早发现并解决,否则等到问题严重到无法解决时就会陷入困境。
便遇秦和医国手,只恐他病在膏肓怎救?
◎明邵璨《香囊记·问卜》
1、便遇秦和医国手,只恐他病在膏肓怎救? ◎明邵璨《香囊记·问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