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含贬义
释义: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大放厥词,出自《再答任斋先生与山堂书》,用来形容某人说了许多很空泛的大话,是褒义词。其来源于清末刘鹗《老残游记》的创作动机和他在第一回的自序。
故事内容为:清末,文人鼓吹满人统治汉人,曾写下《老残游记》的刘鹗先生也被列为鼓吹者之一,因而被称为“大满洲人”。其书中关于民贼之流最后没落灭绝的描写,因此触怒了权贵阶层。有文士写信给玉贤,说刘鹗的书中多放厥词骂官绅,奏请朝廷处置他。后来,刘鹗遭逮捕入狱,便托人找关系求饶。但官员却答复他:“你虽不称骂大清皇朝,但书中刻画民贼入神,鼓吹汉人反满,这本身就是犯上作乱的死罪。按大清律法,这就是大逆不道。”刘鹗由此陷入巨大的惶恐中,为自己曾经的创作懊悔不已。大放厥词本义上形容说一大堆夸张、荒谬言论的行为受到了制止和批判。后成为了一个成语,“厥”是指其的意思,而大放厥词一词可以理解为形容极其高昂、浮夸的话语。
也许他认定我年轻无知,才毫无顾虑地在我面前大放厥词。
◎郭良蕙《焦点》十
1、我们不允许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在青年学生中大放厥词进行煽动。
近义词: 说长道短 大发议论 大放厥辞
反义词: 默默无言,缄口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