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释义: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造次颠沛,读音为:[zào cì diān pèi]。
释义为: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漫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将为善国,今则无以。王顺德以流诸侯,不可不成。将行王道,必先平分天下。”
成语故事:
春秋时,滕国是个小国,国君滕定公病重,孟子前去探望。临别时,滕定公拉住孟子的手说:“我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君王要辅佐好储君!” 滕定公去世后,太子立为新君,就是庄子。
新君要实施仁政,讨好别的诸侯国,以便称霸天下。于是把本国的大小官吏都召集起来,对每个人说:“我是个不幸病死的人,你们要奉行善政来吸引各国的诸侯。”众官吏都表示敬意,但心中都不踏实。只有卿大夫茅坤一认为这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他对大家说:“当年,先王对天下施行仁政时都是谦虚退让的。而如今我辈为了奉行‘善政’,不得不急功近利、争名夺利。如果遇上不测的事变,仓促之间就要奔波逃难。”
茅坤一的话刚说完,众官吏都纷纷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决定立即行动起来,并把计划向孟子作了汇报。孟子听后说:“你们这样急功近利、争名夺利地行事,即使能平分天下土地,也是徒劳无益的。”
众人听了都感到很惭愧。从此以后,他们便兢兢业业地治理滕国的事务了。
造次颠沛指在遭遇危险、经历困难的时候。茅坤一的话让众官吏明白了:只有谦虚退让、不贪图名利才能使滕国成为善国;遇事不急躁、不慌张才能镇定应对;一旦面临大难必须能够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去应付困难、解决危难。这些话与茅坤一后来的经历也相符:他在日本占领期间守家护院的事务没有一点马虎和造次之处。这也可作为处事“造次颠沛”的典型事例之一来学习借鉴。
1、人有迫於饥寒之患,为衣食之谋,造次颠沛,未尝忘也。
近义词: 颠沛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