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口音不纯
释义: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南腔北调,这个成语来源于明朝朱有燉的《曲江池》第五折:“凭着我这双耳朵,看人南腔北调,各样乡谈。”
这个成语原本指戏曲、曲艺演员演唱的声音和腔调不同,后来泛指说话口音、习惯、风格等不一致。它实际上是对不同地方语言、语调的一种描绘或形容。这个成语的出处可能与南北方言的差异有关,也可能是对各种不同语言风格的一种夸张描绘。
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个演员,他在表演时需要应对各种不同的腔调和语言,这也暗示了这个成语不仅仅用于描述说话的语调或风格,还可以用于描述不同的方言或文化背景。总的来说,这个成语传达了一个广泛、包容、多样化的信息,即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腔调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南腔北调的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一位戏曲演员在表演时面对各种不同腔调和语言的情况,这个故事说明了语言和文化多样性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这个说话南腔北调的人,不适合当解说员。
1、在部队里,各地方的兵源都有,他们的口音南腔北调,叫人很难判断出他们的籍贯。
2、这座城市里涌进来大批南腔北调的生意人。
3、别看南方人到北方打工,说话南腔北调,也许几年后,他们就不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了。
4、他的南腔北调,都是从小到大一直在外闯练的结果。
5、由于推广国语,即使各地方言南腔北调,也能互相沟通。
6、天安门前人真多啊!他们口音各异,南腔北调各有特点。
7、龚老师讲课南腔北调的,同学们都反映说听不懂。
8、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听着南腔北调的叫卖,觉得自己很幸福!
9、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10、他讲话南腔北调,人们都不愿意听下去。
11、大家来自各地,讲起话来,南腔北调,各不相同。
12、他在北京生活多年,说起话来仍是南腔北调。
13、这个说话南腔北调的人,不适合当解说员。
14、老王的口音南腔北调,大家跟他说话都听得一头雾水。
15、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说起话来南腔北调,令人分不清他究竟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16、这人南腔北调,显然去了很多地方。
17、那个卖西瓜的人南腔北调样样会,油嘴滑舌地惹人笑。
18、一个初学中国话的外国人,想要听懂中国各地方的南腔北调,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9、我本人也喜欢练练毛笔字,打打乒乓球,听听南腔北调,特别是京剧和评弹。
20、一位先生,两位太太,南腔北调的生了不知有多少孩子。
21、打从一开始,艾克潘神父就听得出非洲话各式各样的南腔北调:洋泾滨、土话、方言。
反义词: 字正腔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