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指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去邪归正,读音为:[qù xié guī zhèng]。
释义为:去掉邪恶,趋向正路。
故事原文:汉宣帝时,有人上书告发丞相魏相“判事不平”,宣帝派人查办。魏相的儿子魏不识去找御史大夫丙吉,劝他不要为了扳倒他父亲而伤害百姓。丙吉说:“丞相是国家的重臣,判案时有出入,自有主管官员去纠正,我御史大夫自当去承担责任。”后来,宣帝问丙吉:“丞相怎样判案?”丙吉如实回答并举了几个例子,说丞相是秉公办事,无偏无向。而那个告发魏相的原来是想要收买人心、打击朝廷的人。宣帝就采纳了丙吉的意见,没有追究魏相判案有偏之事。宣帝由此知道丙吉是秉公办事之人,更加看重信任他。魏不识的父亲魏相已经因此被弹劾而被夺职。他感念丙吉的好意和孝顺的行为,赠送了一百万钱给丙吉以示谢意。
示例:那本是人民的正常权利,我却向他讨还我的廉耻!倘若我被洗心革面去投靠那个旧社会的正人君子所厌恶的伪君子去服役了,他就会收起这一百万来去求得我的去邪归正!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今朝须是去邪归正,这前程万里牢稳。”
哥哥你说的是壮士言,到京师见帝王,则要你去邪归正为良将,治国安邦万人讲。
◎元·刘元卿《降桑椹》第三折
1、哥哥你说的是壮士言,到京师见帝王,则要你去邪归正为良将,治国安邦万人讲。 ◎元·刘元卿《降桑椹》第三折
近义词: 改邪归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