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以夷治夷,成语典故出自《旧唐书·张义潮传》。
故事讲述了唐朝时期,西北边疆的吐蕃族被中原文化影响,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然而,吐蕃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导致国家分裂。张义潮是一个有远见和才能的将领,他率领士兵秘密策划,最终成功地发动起义,推翻了吐蕃贵族的统治,收复了失地。唐朝政府对张义潮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任命他为当地的地方长官。
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以夷治夷,即通过和平、合作、交流等方式实现民族融合和共同发展。张义潮的起义是唐朝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成功案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和开放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以夷治夷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坚持和平、合作、交流的理念,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近义词: 以夷制夷 以夷攻夷 以夷伐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