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头识脸的意思 戴头识脸出处及释义

【导读】成语戴头识脸的拼音,dài tóu shí liǎn,戴头识脸的意思:比喻有面子有身分。 想了解戴头识脸出处、戴头识脸成语接龙、戴头识脸如何造句在学汉字网学习。 * 更新时间:2023年
成语戴头识脸释义
  • “戴头识脸”释义
  • “戴头识脸”近义/反义词
  • 成语推荐

戴头识脸

[ dài tóu shí liǎn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有身份

释义:比喻有面子有身分。

戴头识脸,读音为:[dài tóu shí liǎn]。

释义为:比喻脸上有记性,会表现自己。

故事出处:《朱子语类》卷四四:“知县是处州戴头识脸人,敢率众作乱。”

这是一则典故,主要讲述了官府百姓故事。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各地义军纷起抗争,这一年的春天,一支农民军进入浙东,当地老百姓自发地跟了他们,来投奔义军的有上千人。由于他们并不盲目跟从,故而没有引起官府的注意。这支农民军首领叫刘德,他很有策略,对待百姓十分宽厚,所以老百姓都愿意跟随他。官府见义军声势越来越大,便派兵镇压。刘德便派部下率兵迎击官兵。战斗中,义军与官兵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在激烈的战斗中,老百姓有的冲锋陷阵,有的运送粮草,有的抢救伤员。在这次战斗中,老百姓出力很多,取得了胜利。

战斗结束后,刘德把所有前来投奔他的人召集在一起,一个个询问他们的姓名和籍贯。大家见他对待老百姓这么宽厚、体贴,非常高兴,便争先恐后地报姓名。大家告诉刘德:“你让我们戴着头回去的,也该识认你的脸才是。”于是大家都戴着红巾出来了。大家同声叫道:“不要别的什么好处,只求我们做了事的人有个脸面!”大家听从了刘德的指挥,回家后把房屋拆了拆,用拆下的木料做梯子、大刀、长矛等武器;又用拆下的砖瓦和土块筑起堡垒来;同时在家门口挂起一面红巾作为标志。

于是官府的兵马又来了。这次老百姓早有准备,官兵一进村子就遭到埋伏在堡垒里的义军的袭击。官兵见老百姓都戴红巾而战,不知虚实,不敢贸然进攻。后来弄清是义军后才发起进攻。义军边战边退,退到村外时已伤亡过半。这时老百姓也纷纷拿起武器参战。官兵见老百姓都参战了,便对刘德说:“你虽然有智谋,但你手下的人都是戴着头来的,都是些乡里乡亲的熟人、朋友、亲戚等关系密切的人。”于是官兵把刘德抓起来杀了。

刘德死后义军又与官兵进行了几次激战后终于被镇压了。由于义军始终没有组织统一起义并由当地农民发动起来,“戴头识脸”后失败了。“戴头识脸”故事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教训:一方面在封建社会官兵屠杀百姓的时候由于信息不灵或畏惧官府往往不能与被镇压的农民军发生联系;另一方面就是百姓被杀之后也无法进行报复而复仇。“戴头识脸”在元末起义斗争中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但毕竟是以失败告终的。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也告诫人们做事要讲策略和方法否则即使想尽办法也是不会成功的。

“戴头识脸”近义/反义词

近义词: 有头有脸

反义词: 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