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以之誉人政绩。
“狎雉驯童”出自宋·苏轼《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君行吾亦往,草檄相追陪。鸡鸣汴宫晓,雉立驯省开。但惊历块守,已觉空手回。事定与子饮,三尺桐棺材。”这个成语的典故与东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兼诗人顾恺之有关。
据传,顾恺之有一个非常聪明伶俐、温润文雅的侄子,名叫顾仁和。仁和从小就喜欢玩弄雉鸡等鸟禽类,对于捕捉雉鸡的童子来说,他可是个非常难得的好“驯鸟手”。他不但能将凶悍的鸟变得温顺,甚至还能使鸟禽听从他的指挥,甚至与他“对话”。因此,他非常受乡里人及同伴们的欢迎和喜爱。
一次,仁和带着他的“得意之作”——一只非常温顺且听从他指挥的雉鸡来到集市上。正好被当时在场的东晋宰相谢安碰上。谢安当场赞叹仁和是个驯鸟高手,而顾仁和不骄不躁,一本正经地回答说:“初未始习之,不计user。” 这句话表面上是回答宰相的话,而实际上是借机对宰相说:这都是叔叔顾恺之教导有方啊!一下子宰相和在场的人们都对顾恺之称赞不已。
而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造出了“狎雉驯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驯良的童子玩鸟手和训练有素、能听从指挥的鸟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