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仁人志士的正义之举,含褒义
释义: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中。
悲愤填膺的故事源自于清朝时期,发生在张汶祥刺马案中。张汶祥原本是清朝的马队队长,在跟随两江总督马化龙护送两宫西狩时,与主帅义结金兰。后来,马化龙被冤枉,张汶祥被冤枉为叛徒,他被朝廷通缉并追捕。
张汶祥并未逃避,而是奋起抗争,杀掉几个前来追捕的清兵,并将自己的武器砸得粉碎,表示自己并非叛徒。但是,马化龙的儿子仍然不肯放过他,将张汶祥押送京城请赏。
张汶祥被押解途中被朝廷斩杀,但临死前他曾对张汶祥发誓的马化龙的儿子也受到了牵连,遭到了满城的唾骂。这个故事流传下来后,人们便用悲愤填膺来形容人因愤怒或悲哀而内心充满了愤懑之情。
悲愤填膺的成语典故蕴含了忠义之士的英勇无畏和悲壮之举,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要尊重他人、公平公正地处理事情,避免因私欲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悲剧。
1、“九·一八”日寇占我沈阳的消息传来,爱国同胞无不悲愤填膺,誓死抗日。
2、听了使馆被炸的消息,学生们悲愤填膺。
3、听了使馆被炸的消息,学生们悲愤填膺。
4、听到小强被歹徒打伤的消息后,师生们悲愤填膺,强烈要求司法机关严惩打人凶手。
5、我驻南使馆被炸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无不悲愤填膺。
6、人们震惊地拥到院里观看,面对横遭摧残的国宝,无不悲愤填膺。
7、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无不悲愤填膺。
近义词: 义愤填膺
反义词: 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