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礼为情貌”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讲述了汉景帝的儿子中,窦婴以“孝顺”而闻名,其为人谦让恭敬,举止合乎礼仪的故事。
窦婴是汉朝初期著名儒学家窦天的孙子,他生活在社会上层,地位非常优越,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种优越而狂妄自大,他非常孝顺恭敬。窦婴曾被汉景帝任命为河东郡太守这一相当于省长的要职。窦婴任期内清廉守法,后来他失去权力,住在贫穷的郑里时,也没有改变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乡里人对他非常敬重,为他建造的房屋也常常超过了本分。人们都知道窦婴德高望重,这使得平时阿谀奉承皇帝的人这时都极力称赞窦婴。由此,“礼为情貌”的典故被广为流传。
“礼为情貌”主要形容礼节可作为情感和仪容的表现。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仅需要重视内在的修养,也要注意外在的表现,使内外兼修,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