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伐罪吊民”这个成语来自于《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讨伐有罪孽、残害百姓的暴虐统治者,安抚受苦受难的百姓。该故事中主要涉及到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崔杼。
崔杼是齐国的一名暴虐官员,曾使用奸诈的手段杀死他的前任国君庄公。庄公的臣子们对此感到非常愤怒,于是他们决定联合起来推翻崔杼,并再次让庄公即位。然而,崔杼对待他人的残暴行为并没有阻止他的野心,他反而变得更为残暴,以此来保护自己的权力。在庄公事件之后,他又一次发动了针对其他贵族的政变,并在齐国肆意妄为,欺压百姓。
当时,孟子曾路过齐国,目睹了崔杼的所作所为,认为他的行为完全违背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于是他与学生们来到都城内,希望能为百姓伸张正义。但是孟子很快发现齐国确实难以通过讲道理来实现公平正义。由于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即使不改革政府也没有好的选择,所以他们更加重视抵抗政变中的血腥势力,为了百姓生活幸福与和平环境去改善而杀崔杼才可以保护和和平幸福生活。
因此,“伐罪吊民”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讨伐有罪的统治者、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发动战争的人。这个成语也强调了正义战争的重要性,以及战争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近义词: 除暴安良 吊民伐罪 伐罪吊人
反义词: 犯上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