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归正守丘出自《战国策·赵策四》,说的是一位名叫毛遂的人,他通过自荐,跟着平原君一起去和楚王谈判,最后促成友好邦交的故事**
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马不停蹄地攻打楚国,楚王非常害怕,召来平原君商量对策。两人商量了几天毫无头绪,楚王决定亲自去平原君家去谈判。随同楚王前往平原君府上的人,是楚王的近臣魏冉。可是只有他们三个人是不够说服楚王的,于是又找来春申君黄歇、甘茂、杜赫等人一同前往。
毛遂也想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于是自荐前往。可是平原君认为他既无能又狂妄,打发他留在了家里。毛遂见自荐不被认可,就以死威胁,才得到这个机会。
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判结果不理想,楚王也打算回国了。毛遂拿着宝剑上了台阶,一一分说,楚王根本不信他的话。后来毛遂拔出宝剑对准楚王的脖子说:“事已至此,如此险情,同意也得同意,不答应也得答应。”这时,楚王才开始认真听毛遂说话。毛遂把他国的利害关系分析得非常清楚,讲得楚王心服口服,随即答应立即签定联合抗秦的条约。这样,赵国得到了楚国的支持。后来在信陵君的帮助下打败秦国。
回到赵国后,平原君感慨万分,再也不敢小瞧毛遂了。他感叹道:“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从此以后,“毛遂自荐”的成语便传了下来。而毛遂也得到“因一件事情而显出自己的才干”的启示,他后来守着自己的封地——守丘,终日无所事事。人们认为他这种行为只是模仿毛先生自荐的行为罢了。但有些人认为他是在逃避责任。不管是哪一种观点,都体现了人们对这件事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