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洞察秋毫”这个成语有一个出处,是《孟子·公孙丑上》,原文为“望其气,则情见于色矣。妇人未尝接于夫也,而能御不能生子;予若观火、视斯在矣。此诚可知之人者。凡天下之人,皆可以为尧舜。彼民有常性,人有常生;贤者(66)顺其自然之性以美其生;不贤者不能顺其自然之性者也,亦各尽其心也。‘或相倍蓰而无算者’,非智之本也,不及其将毕也。吾弟则无辨矣。”
孟子在这里描述了“洞察秋毫”的境界,即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洞察秋毫的人能够看到事物的细节和内在联系,能够看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能够看到事物的优劣和价值所在。
然而,“洞察秋毫”这个成语真正被广泛使用是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原文为“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在这里,孟子描述了君王的视野和洞察力应该足够清晰,能够看清事物的细微之处,但却不能因为忽视了一车柴薪而看不见更重要的东西。
至于“洞察秋毫”成语故事的来源,最早出自《韩非子·主道》,其中讲了一个故事:齐庄公见老鼠偷粟米,就放了一粒粟米在手中,老鼠看见后不再偷了。这时庄公明白:眼睛看得见极细小的东西却看不见巨大的东西,这是可悲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洞察秋毫”的寓意就是看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总的来说,“洞察秋毫”这个成语就是形容人具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1、多亏父母洞察秋毫,及时发现了她的异常现象,送到医院后才让人松了口气。
2、洞察秋毫是每一个修道者的终极目标。
3、人皆能举足轻重,思虑明达,洞察秋毫,富有创意,成就功业。
4、他察言观色,就像洞察秋毫,巨细无遗。
5、此刻,二夫人洞察秋毫的眼睛逐渐眯成了一道缝,她要透视面前这个孩子。
6、吴峥听后放开心神观看体内,体内一切都洞察秋毫。
7、那双洞察秋毫的眼睛总是能在关键的时刻注意到战局的细微变化。
8、现在王天对于自身的修为,早就已经是洞察秋毫,住胎境第八境界“金刚境”。
9、叶团长一定对现今时局洞察秋毫,不会死守成规吧。
10、李先生果然洞察秋毫,你所说正应证了学生心中所想。
11、古羲洞察秋毫,一下就明白了两人打的主意。
12、对杨护法的态度,叶川洞察秋毫,也不和他计较。
13、无论对何事总是要考虑地入丝入微,以至洞察秋毫,这是江海宁思考问题的习惯。
14、真不愧是我的媳妇,真是洞察秋毫。
15、爹的洞察秋毫使满来服气又有点气愤。
16、正是他心明眼亮,洞察秋毫,疾恶如仇,高度负责,才成为遏制事故隐患的“煞神”。
17、王继坤心中不禁暗暗叹服邋遢老伯大智若愚,洞察秋毫的能力,为自己远远所不及。
18、就算瞒骗,也是逃不过娘娘双眼,因为娘娘目光敏锐,洞察秋毫。
19、虽然你治国有方,黎民爱戴,可是对于敌人的阴谋诡计难以洞察秋毫。
20、历史政治,她十分无能,最多来个纸上谈兵,想要运筹帷幄,洞察秋毫,将世人。
近义词: 明察秋毫
反义词: 浮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