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释义: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伶仃孤苦,最早出自于元代无名氏《薛仁贵荣归故里》第二折:“这两个孩儿虽则伶仃孤苦,倒有封赠。”意思是形容人一生坎坷,孤立无依。这个成语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唐朝时,薛仁贵是唐朝的一名大将,他一生历尽艰辛,被人称为“伶仃孤苦”的人。薛仁贵并没有背景,也不是贵族出身,他从民间而来,没有依靠和背景。早年他靠卖柴养活自己和年幼的儿子,生活的艰难可以想象。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薛仁贵却坚持对儿子严格要求,他自己虽穷困,但却从不拖欠儿子读书的费用。他教育儿子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只有这样将来才有可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
他的两个儿子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后来都成为了有用之才。这其中最著名的是薛仁贵之子薛丁山。
这就是伶仃孤苦成语的由来。这个故事体现了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和期望,以及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1、小鸿痛失所爱,又逢慈母见背,伶仃孤苦,忧伤成疾。
近义词: 孤苦伶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