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指凶狠地残害人。
“鸷击狼噬”出自于《明史·俞通海传》,讲的是俞大猷与戚继光平定倭寇的故事。在那个时期,海寇十分猖獗,在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上下只闻倭寇,不见百姓,而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位大将就是当时对抗海寇的英勇将领。
他们对于海寇绝不手软,一起进攻敌寇,焚毁敌人的船只,所以一时军威大震。为了给当地人民扫清残寇,两位将领做了精心的准备。
当时正逢天气突变,大雨如柱,风浪冲天。因为戚家军的战船受风小,被暴风雨阻碍了行程,无法及时赶到定海。俞大猷本可以等到戚家军赶到再发起攻击,但他不顾天色恶劣,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定孤身一人率先冲向海寇的营地。海寇见状大惊,以为是戚继光亲至,立即仓皇溃逃。俞大猷率领三艘小船继续猛追逃敌。其余人追了一程回来见小船仍然独自追赶不停,情知出事,立刻拿起武器紧随其后。最后戚家军全歼敌军。
然而面对此胜景俞大猷不骄傲,仍然对戚继光谦虚的说道:“这是我见海贼以鸷击狼噬,不觉奋跃欲前罢了。”(意思是:我这是趁狼多虎猛之势猛烈攻击啊!)
这就是“鸷击狼噬”的故事,用以形容俞大猷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