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释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仗马寒蝉"这个成语来自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有一个名叫董卓的人掌握朝政,他残暴凶狠,使得百姓们怨声载道。当时有一位官员名叫赵忠,他常常在背后诽谤董卓,因此董卓对他怀恨在心。
有一次,董卓召集百官商议大事,其他官员都纷纷表示对董卓的忠诚和敬意。而赵忠则装作很害怕的样子,说了一些奉承董卓的话。然而,董卓并不满意他的回答,认为他没有说实话。于是,他让人牵来一匹马,并对赵忠说:“你如果能够说出真心话,我就放你回家。”
赵忠回到家后,便找人做了三个布囊,把其中一囊放在外面,把另外两个放在家里藏着。于是他再次走进朝堂,向董卓请求:“您是我的主公,我怎么敢不尊重您呢?我害怕在朝堂上胡说八道,要是得罪了您就麻烦了。因此,我在家里准备了一副铠甲,如果有乱臣贼子进犯您的时候,我能够用它保命。”董卓听了赵忠的话,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这个时候,天已经很冷了,于是有人把路边的一只蝉(也叫寒蝉)提了过来放在窗子上叫董卓看。由于天气寒冷,蝉无法鸣叫,趴在那里一动不动。董卓感叹道:“这蝉冬天寒风刺骨不能鸣叫,但却仍然活着。”此时的他对于忠诚和不忠诚的人已经有了一定的鉴别能力。赵忠看到后认为自己太聪明了于是借机讥讽他,“真是不如这寒蝉呀。”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仗马寒蝉”。
这个故事说明了当时朝廷上下对董卓的恐惧和畏惧之情,也反映了人们对朝廷腐败的厌恶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胆小怕事、不敢说话或不敢有所作为的态度。
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未免好恶倒置,令人不解。
◎《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三十回
1、刚才还夸夸其谈,行家来了你就仗马寒蝉了。
近义词: 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