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释义:依:赞成;违:反对;两可:二者都可以。指对问题态度犹豫,没有确定的意见。
依违两可,出自《晋书·阮种传》:“所宜弘宥,各思自励,以尽臣节,免坠先业,以辅庄子依违之义。”
故事内容是: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当政时期,吴国国君孙权派使者到魏国来朝见。吴国虽然和蜀汉联合抗魏,但两国的关系并不好。魏国大臣们有的主张趁此机会把吴国的使者扣留起来;有的主张礼送出境,不加拘留。正在左右为难之际,魏文帝亲自口授一份国书,派人送给孙权的使者,其意思是:我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你,只要吴国派使者常来常往。大司农按曹仁的意见提出应该对孙权扣留使者以示惩戒。侍中王朗对按曹仁的主张办事持反对意见。他说:“按曹仁的主张是扣留使者以示惩戒,这实际上等于违背了君命。这样做如果不能取胜,难免会伤害两国关系。我主张不把使者送出境外,不加拘留,而且以后还准备加强接待来往的吴使,保持正常的通商往来关系。”大家一听连连点头表示同意,这件事最终成了。后世也以“依违两可”、“委蛇殿”为典实。
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应当态度鲜明,不要依违两可。
1、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应当态度鲜明,不要依违两可。
近义词: 模棱两可 反复无常 翻云覆雨 游移不定
反义词: 斩钉截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