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处事有分寸、得体
释义: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不亢不卑”这个成语的出处是《礼记·曲礼上》:“辞者,所以明通意也,不亢不卑,中理之义。”它的意思是说话态度不卑不亢,体现了说话者待人谦虚有礼的态度。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历史故事。
清朝末年,有三位中国留学生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且留在了美国。他们三人平时生活简朴,谦虚谨慎,为人正直,不亢不卑。有一次,他们三人同乘一车,途中突然遇到两个美国警察拦住他们,要检查他们的博士文凭,并怀疑他们是偷渡者。警察蛮横无理的态度引起了三人的不满,但他们不亢不卑,有理有节地据理力争,终于说服了警察。事后,他们三人感慨地说:“一个人只有不亢不卑,才能获得尊严。”
这三个留学生后来都成为了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亢不卑”是一种重要的处世态度和道德标准。我们应该以谦虚有礼、有理有节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能让自己在各种情况下保持清醒和理智。
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1、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2、他立即照办,而且带着不亢不卑的微笑。
3、与其他大国打交道,要不亢不卑,有理有节,着眼长远。
4、这可是不亢不卑的佳作,实在不可多得。
近义词: 不卑不亢 不骄不躁
反义词: 高人一等,低声下气,卑躬屈膝,趾高气扬,骄傲自大,低三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