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
释义: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安内攘外”这个成语出自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意为攘除内部矛盾,处理外部纷争。这里来了解一下它的历史故事。
早在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中,康有为就提出了“安内攘外”的说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一口号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然而,后来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安内攘外”则有了新的内涵。
孙中山先生认为,推翻清朝后,中国仍然面临诸多内忧外患,比如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分裂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提出应先从内部消除这些隐患,再从外部击败列强。这个概念也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战略眼光和全局思维。
总的来说,“安内攘外”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和特定内涵的成语,它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和孙中山先生的战略思考。
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近义词: 抽薪止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