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释义:见:见解。偏于一方面的见解。
一隅之见,来源于《汉书·刘歆传》:“虽使(公孙)弘以见疑,歆亦已一隅之地。”,原意是意思是只有某个角落的见解,形容看到的少,懂得不多,见解不全面。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讲述了刘歆和匡衡在如何处理汉武帝时期公孙弘和李蔡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看法。刘歆和匡衡都给汉武帝上书,但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却存在差异。刘歆的观点较为片面,他仅从一面考虑问题,没有全方位地分析。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因此他在给父老写信时表示自己的看法只是一隅之见。
因此,“一隅之见”强调在思考问题时需要全面考虑,避免片面的观点。这也告诫人们要有全面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不能仅从局部或片面理解问题。
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 ,认定以为道止如此。
◎明·王守仁《语录一》
1、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
2、本文执一隅之见,求教于大方之家。
3、要不是他一隅之见,人们根本就不知她的用意。
近义词: 以偏概全 管中窥豹 一孔之见 管见所及 一得之愚
反义词: 真知灼见,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