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释义:声:歌舞;色:女色;狗:养狗;马:骑马。泛指旧时统治阶级的淫乐方式。
声色狗马,读音为:[shēng sè gǒu mǎ]。
释义为:声:歌舞;色:女色;狗:养狗;马:骑马。泛指旧时统治阶级的淫乐方式。亦作“声色狗马”。
故事出处:《汉书·元帝纪》:“声色狗马。”
近义词有:荒淫无道,声色犬马,声色狗马之娱,荒淫无度。
反义词有:安分守己,洁身自好。
“声色狗马”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元帝纪》,讲的是汉元帝喜好歌舞音乐,喜欢观赏歌舞表演和赛狗赛马活动,他重用奸邪之人,致使政治腐败,社会风气败坏。
“声色狗马”这些都会迷惑人的眼睛,败坏人的精神,而让人迷失本性,忘掉人生的真义和追求。我们要谨慎行事,不被物欲蒙蔽了双眼。
这个成语要和另一个成语“纸醉金迷”联系起来,“纸醉金迷”侧重于物质享受,“声色狗马”侧重于精神腐蚀,两者都是腐化生活的表现。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 宋玉 、 司马相如 之流,就受着这样的待遇,和后来的权门的‘清客’略同,都是位在声色狗马之间的玩物。”亦作“ 声色犬马 ”。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若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1、隋朝末年,隋炀帝纵情于声色狗马,加深对人民的剥削,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
近义词: 身败名裂 声色犬马 威信扫地
反义词: 名垂青史,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