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人民饥寒交迫
释义: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啼饥号寒,读音为:[tí jī hào hán]。
释义为:因为饥饿寒冷而啼叫。形容挨饿受冻悲惨生活的形象。
故事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那老爷是捐班出身,没有经过大甜头,大苦头。一经到了这种穷困境地,他的丈夫气怎幺能够不迸发呢?顿时拿近在目前啼饥号寒的情形,与这趟出差所受的刻骨的淡泊,一股脑儿恨到祖宗八代身上,以为他们生儿养女,不靠国家当军粮,何等有福。因此愈想愈气,气着又哭,哭着又怨。”
例句:在旧社会,穷苦百姓啼饥号寒,受尽了剥削和压迫。
值岁凶,啼饥号寒。
◎清·王晫《今世说·贤媛》
1、解放前,劳动人民天天挣扎在死亡线上,啼饥号寒,受尽苦难。
2、旧社会的农民常常啼饥号寒。
近义词: 嗷嗷待哺 哀鸿遍野 饥寒交迫 贫病交加 饔飧不继
反义词: 延年益寿,丰衣足食,家给人足,饱食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