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释义: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犯而不校是一个成语,其故事源自于孔子与弹琴的故事。犯而不校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孔子对于弹琴的技术并不十分精通,但是当有人向他请教弹琴的技术时,他总是热情地给予帮助和指导。然而,当有人故意弹错曲谱来侮辱孔子时,孔子并没有计较和生气,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没有必要去计较。因此,犯而不校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者冒犯了自己,也不计较,不放在心上。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应该以宽容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不要过于计较他人的错误或者冒犯,而是要以理性和智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这个故事中,孔子展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宽广的胸怀,这也是我们今天应该学习和传承的价值观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需要保持一种宽容和包容的心态,尊重他人,不要轻易去冒犯或者伤害他人。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面对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和利益,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惠养民道:“犯而不校,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
1、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2、对那些以欺人为快乐之本的人,决不可犯而不校。
3、像他这样宽宏大量、犯而不校的人是不多见的了。
4、要宽大为怀,对此事应犯而不校。
5、面对同桌的挑衅,我犯而不校,他慢慢的也没兴趣了。
6、面对土匪的侵扰,他也只能是犯而不校。
7、博大是犯而不校的宽容,博大是以德报怨的情怀,博大是兼济天下的心灵。
8、昔者吾友,以牙还牙是直道,有若无,决不可犯而不校
近义词: 逆来顺受 唾面自干
反义词: 针锋相对,以眼还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