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于困境需要援助
释义: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嗷嗷待哺的主人公是刘宣。这个成语最初是形容动物啼饥待哺的情形,后来用来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非常艰难。
刘宣是古时燕国人,他非常孝顺,侍奉母亲极为恭敬。当时国家战乱不断,刘宣的父母无法得到温饱,他便每天到山中打猎,并将所得猎物都拿回家奉养给父母。有时候,他们一家三口只能吃一顿饭,刘宣的母亲心疼他,就对他说:“儿啊,你不要再打猎了,你出去读书吧,这样我们或许还能过上好日子。”
于是刘宣辞别父母,去求学。学成归来后,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孝廉。此时燕国大旱,赤地千里,草木枯死,饿殍遍野。刘宣不忍心看着父母受苦,便每天到山中捕鹿给父母充饥。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天空突然出现一只神鹿,刘宣只要跟在鹿后面便可以找到水源。有了这些食物之后,刘宣的父母得以活了下来。而当地的百姓知道这件事后纷纷前去拜见刘宣的父母,并且高高兴兴地帮助他们重新筑屋、砌灶安居。后来在刘宣的帮助下许多灾民都得到了帮助,最终渡过了难关。
因此,“嗷嗷待哺”一词比喻灾民饿得直叫唤,迫切要求救济。后来多用来形容饥民等着领救济粮。
在刘宣的故事中,“嗷嗷待哺”体现了他对父母的深厚感情和无私的孝心。他为了不让父母挨饿,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这种行为充分展示了他的孝心和责任感。同时,他的孝行也感动了天地,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和人们的帮助。这也告诉我们,孝顺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传递正能量,让周围的人感到温暖和幸福。
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对于嗷嗷待哺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
◎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续编》
1、非洲的灾民嗷嗷待哺,急需粮食渡过荒年。
2、第一次看到小鸟嗷嗷待哺的样子,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新奇。
3、第一次看到小鸟嗷嗷待哺的样子,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新奇。
4、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有些地方出现了嗷嗷待哺的情况。
5、她丢下嗷嗷待哺的孩子,去了远方。
6、火山爆发区附近,一片鸿雁哀鸣,嗷嗷待哺的凄惨景象。
7、解放前,一遇洪灾,成千上万的灾民衣食无着,嗷嗷待哺,情景十分凄惨。
8、这窝嗷嗷待哺的小家伙八男九女,以剖腹产的方式出生于离家不远的宠物医院中。
9、四只嗷嗷待哺的幼鸟蜷缩在用泥土与毛草搭成的鸟巢中。
10、都说小孩一天一变,六年的时间,楚定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变成一个上树下水的顽童。
11、南华就是内地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口尚乳臭,尚且嗷嗷待哺,十分幼稚的市场。
12、我上有嗷嗷待哺的老母,下有七老八十的小儿啊。
13、而在它身旁,一只小翼虎正对着他们可怜兮兮地叫着,好像一只嗷嗷待哺的小奶狗。
14、许逸比划了下手势,嗷嗷待哺的看着他。
15、半是幸福一半是废土的星球上,嗜血的本性嗷嗷待哺。
16、不久,夫妻俩带着嗷嗷待哺的小腾来到广东一家手套厂打工。
近义词: 饥寒交迫 涸辙之鲋 啼饥号寒 嗷嗷待食
反义词: 丰衣足食,安家立业,穷奢极侈,人寿年丰,家给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