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行己有耻指的是一个人行事,都能做到自己感到羞耻,不屑为之。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上》,不羞小善,方能择大善;不行小恶,方能除大恶。行己有耻,才能真正行己有度。孟子认为人要知廉耻。
行己有耻这个故事源自于战国时期。孟子有一个学生叫公都子,他向孟子提出了一些关于仁、礼的问题,孟子作了系统的回答。在讨论中,公都子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一个学生怎样做才能使自己懂得羞耻,以养成“行己有耻”的德性。 孟子告诉公都子,人若不知耻,一味地虚伪自信,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不仅可能“从流俗”,而且还有可能“忘其上”,也就是忘其父母亲人。这样的人是不可造就的。接着,孟子又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行己有耻”进行了论证。 孟子认为人要“行己有耻”,必须要有羞耻之心。如果一个人能够保持羞耻之心,那么他就会懂得辨别是非,不至于因苟且无耻而身败名裂;如果一个人丧失了羞耻之心,就会受到诱惑而步入歧途,最终导致身败名裂。所以,“行己有耻”是个人修身立命的重要保障。
总的来说,“行己有耻”就是行事要自觉地有知耻之心,一个人行事都应该有所顾虑和思考,不应该去做那些令人羞耻的事情。这样可以让我们保持人格的尊严和正直,避免陷入困境和尴尬。
1、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