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心气平定,没有杂念。
心平气定是一个成语,它的故事源于唐朝时期的两个文人——柳公权和吕纯阳。
柳公权曾向吕纯阳学习书法,两人讨论书法艺术,直到夜深。吕纯阳对柳公权说:“你的字写得太快,心里浮躁,若能心平气定地写字,一定会大有长进。”柳公权听了吕纯阳的话,深以为然,从此他每次写字时都会先静下心来,果然大有进步。
后来,柳公权又在一次与皇帝的对话中,提到自己曾经在练习书法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写好一个字,即“心平气定”。皇帝听后告诉他:“当以心平气定之时,方能挥毫。”柳公权领悟到,心平气定不仅是练字时的要求,更是做人做事的基础。
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心平气定”的重要性,即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不受外界干扰,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因此,“心平气定”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内心平静稳定,不急不躁,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情况。
总的来说,“心平气定”是一个关于书法、修炼、以及做人做事的成语故事。
近义词: 平心静气
反义词: 心浮气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