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去掉外饰,还其本质
释义: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归真反璞,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故事出自《战国策·赵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故事说的是楚国有个叫和氏的人,他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于是把它献给当时的楚国国君楚厉王。可是,玉工们鉴定后却告诉楚厉王,这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并不是什么稀有的宝玉。于是,楚厉王将和氏打入大牢,定为欺君之罪。和氏在被捕时仍坚信自己的石头确实是玉石,可是当他被释放并返家后,在狱中自杀身亡。
后来,楚厉王的儿子武王即位,他听闻和氏的冤情后,派人去寻找那块玉石。终于找到了和氏当初献给楚厉王的玉石,它果然是一块稀世之宝。宝玉得回后,武王命人将其雕琢成璧,命名为“和氏之璧”,视为无价之宝。
在得宝之后,武王宴请群臣,命人献上“和氏之璧”。当那位献上宝玉的玉工看到那块璧上已雕琢的痕迹时,不禁痛哭流涕。他说:“当年和氏之所以获罪被捕,并不是因为他的石头是假冒伪劣产品,而是因为他将玉石的真实身份透露给了您。但即便如此,他被释放后仍然选择了自尽,足见他的忠贞不屈、纯洁高尚。”群臣听到玉工这番话后都感动不已。
从此,“和氏之璧”成为世人争相珍藏的宝物。而归真反璞的成语也因此流传下来,用来赞美那些纯洁高尚、回归自然本性的人或事物。
“归真反璞”是要回到现在的口语,还有语录派,更主张回到中古的的口语。
◎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
1、“归真反璞”是要回到现在的口语,还有语录派,更主张回到中古的的口语。 ◎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
近义词: 返朴归真 归真反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