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壅若川的意思 口壅若川出处及释义

【导读】成语口壅若川的拼音,kǒu yōng ruò chuān,口壅若川的意思:比喻禁舆论之害。 想了解口壅若川出处、口壅若川成语接龙、口壅若川如何造句在学汉字网学习。 * 更新时间:2023年
成语口壅若川释义
  • “口壅若川”释义
  • “口壅若川”成语示例
  • “口壅若川”成语造句
  • 成语推荐

口壅若川

[ kǒu yōng ruò chuān ]

释义:比喻禁舆论之害。

“口壅若川”出自《左传·成公十八年》,讲述的是秦晋韩原之战后,晋惠公被俘,为了表示感谢秦国的“不辱于天下”,同意向秦国割让土地并亲口为秦地百姓的辛勤灌溉道歉的故事。成语原指为解救别人积压在胸口的怨气,甘愿自受委屈。后来引申为在团体中个人遭受报复伤害或不公平待遇,出于整体利益的考虑主动采取息事宁人的行为。这个成语最初与晋国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司马姬有关。成语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秦晋韩原之战后,晋惠公被俘。身为前秦女婿的秦穆公并没有利用此机会迫害他,而是答应释放他,条件是晋惠公同意向秦国割让土地并亲口为秦地百姓的辛勤灌溉道歉。然而,晋惠公的夫人,也就是司马姬对丈夫的行为不满,便让晋惠公食言,然而被晋惠公拒绝。此时司马姬意识到自己错了,因为她在爱自己丈夫的同时也应该顾及秦国的利益。她想了个办法:把从梁国带来的三百斛米倒在黄河里,表示对百姓们的不满。当秦穆公发现这一情况时,勃然大怒,命令晋惠公立刻释放他妻子司马姬的丈夫。然而司马姬表示她已经怀孕晋惠公才得以保住性命。成语“口壅若川”也因此成为乐于助人、以大局为重的象征。这个故事传达了一种对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平衡思考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在个人和团体之间寻找平衡点,以达到最大的共同利益。

在日常生活中,“口壅若川”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整体的利益而甘愿做出自我牺牲的情况,同时也可能指一个人为解决内部冲突而主动采取措施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依然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借鉴意义。

“口壅若川”成语示例

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

“口壅若川”成语造句

1、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