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隐约其辞,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这个成语原本形容臣下婉转地回答皇帝的问话,不肯明确说出自己的意见。后来也用以形容说话含糊闪烁,不易理解。
这个成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汉武帝的时候,文人东方朔上书武帝一千多字,评论时政,却不能得到武帝的重视。他只好退而写了一本《答客难》,又隐约其辞地讽刺皇帝,说人主也有可悲的事。书中写到古代善于射箭的人,可以让箭不虚发,射中目标;善于为政的人,可以让语言明察秋毫,洞悉事情的真相。然而箭术再高明,如果射不准目标也毫无用处;为政的方法再高明,如果听信谗言,不辨真伪,也毫无作用。
东方朔用这个隐约其辞的话来讽刺人主听信谗言,不辨真伪,不重贤才。但是他的讽刺并未改变当时政治的腐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含糊其辞或闪烁其词可以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但也可能掩盖问题的实质,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1、问他为什么昨天没有上课,他隐约其辞,不知所云,其中必有文章。
2、意在言外的反义词是弦外之音、话里有话、隐约其辞。
近义词: 闪烁其辞 隐约其词 支吾其辞
反义词: 直言不讳,指名道姓,意在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