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词语解释眼花撩乱ㄧㄢˇ ㄏㄨㄚ ㄌㄧㄠˊ ㄌㄨㄢˋ形容眼睛昏花,心绪迷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近目迷五色亦作「眼花了乱」、「眼花缭乱」。
“眼花撩乱”出自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其典故源自一个笑话,传说李少翁(据说是一种野鸟)看到两个影子颠倒而难以识别,疑为妖魔而目眩,即为“眼花撩乱”。原意是讲因光线视觉错乱而产生迷惑,后来也用来形容女子打扮华丽或场面热闹、杂乱,令人目不暇接。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刘少翁的官员,他为了给皇帝汇报工作,带着随从乘船前往京城。沿途风景如画,刘少翁对周围花枝招展的丽人赞不绝口,但也感到有些眼花撩乱。这时一位皇帝派来的特使路过,他的仪仗队和服装非常华丽威严,比刘少翁一船的丽人还要抢眼,更增加了刘少翁的疲惫感。刘少翁只能凝神观赏一会儿,便昏昏欲睡。
后来刘少翁因事被贬职后,仍然念念不忘当时的场景,于是便写了“眼花撩乱”四个大字送给朋友作为纪念。朋友不解其意,刘少翁解释说:“因见皇帝特使路过时仪仗队威严华丽,自己船上丽人也争艳斗妍,真是眼花撩乱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眼花撩乱”既可以形容场面热闹、杂乱,令人目不暇接,也可以形容因光线视觉错乱而产生迷惑。
近义词: 目迷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