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感遇忘身,读音为:[gǎn yù wàng shēn]。
释义为:感遇:感激恩遇。感遇忘身,原指心有所感,为报皇恩而付出生命,后指忠君爱国,不惜身死。
出处:《后汉书·张堪传》:“臣闻忠孝之道,感遇忘身。”
故事:东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儿子名叫张堪,他年轻时在县里做事,不肯巴结上司。后来,他得到一个机会,当上了渔阳郡守。渔阳郡当时很不安定,盗贼很多。张堪一上任,就亲自率领兵马前去讨伐,捕获盗贼首领,其余的小股盗贼都纷纷投降。张堪当上郡守以后,一面加强防备,一面教民耕种,设置仓廪,又亲自下地跟农民一起耕耘播种。一年下来,百姓安居乐业,米价也平稳了。于是,张堪召集百姓说:“我这次来的时候只带着一个随从,现在一过了一年反而不能跟你们见面了。我想这是因为我不够体恤民情造成的,我是一个乡官都能如此勤政爱民的话,何况我作为郡守呢?”大家对张堪这样高尚的情操深表敬佩,他说“先王使不愧其行与身者”,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只要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不会令自己感到惭愧就行。他就立身以守道中正为主旨和以感遇忘身为原则的道德风范为后世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