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考试得中
释义: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蟾宫折桂”是一个成语,它的来历与古代科举考试有关。在古代,科举考试在农历八月举行,称为“秋闱”。这时,月亮最圆,民间传说月亮中有一株五百年的桂树,于是人们常借“蟾宫折桂”来形容参加科举得中得人选。这个成语现在一般用来形容考生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蟾宫折桂”的主人公是谁呢?有关这个故事的记载不多,但民间广泛流传着几个不同的版本。
* 第一个版本是说,有一年科考,一位穷秀才竭尽毕生精力,辛辛苦苦准备这次考试。到了考期,他精神十分紧张,做了许多题都没有把握。忽然有一篇文章,他自我感觉良好,洋洋洒洒写完,自认为十分满意。他将文章锁在柜子里,只带了几件衣服和一把竹做的胡琴去看朋友。
他那位朋友善于绘画,曾给自己画了一幅画像贴在门上以作游魂的驱赶和宴客之用。秀才到了朋友家,主人设宴招待他。酒过数巡,秀才见主人家墙上没有画,便取出胡琴为友人演奏乐曲。曲终,主人也拿出画来让他欣赏。秀才见画中人物栩栩如生,便赞叹道:“此画绝妙!”主人也高兴地说:“此画是我画得最好的一幅。”秀才说:“可惜画中人没有得到桂冠。”主人说:“明年此时,定能蟾宫折桂。”
* 第二个版本是说,某位书生在蟾宫前对月发奋读书,最终考中状元。
这两个版本都表达了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主题,因此“蟾宫折桂”这个成语也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取得成功。
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蟾宫折桂。
◎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
1、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蟾宫折桂。 ◎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
近义词: 金榜题名
反义词: 名落孙山,榜上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