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比喻两者相争,第三者得利。
晋文公重耳在流亡国外期间,曾在一次马前遇一老农,对他说:“你是我父,我也是你子。”老农笑道:“我是田父(农夫),怎敢妄称是公子的父,公子若不嫌弃,只算是遇着个‘忘年交’罢了。”重耳很受感动,回晋国后重赏那老农。
后来,晋文公的臣子屠岸贾嫉妒他宠信小人,图谋作乱,竟向晋文公进谗言说:“重耳在外时收纳亡命,归国后又亲近群小,这是大逆不道。他流亡国外时曾与田父勾结,回国后又受宠于群小,这是小人得志。现在他正准备讨伐曹国,这是要向我们发起进攻。我们应先发制人,讨伐他。”晋文公听信了屠岸贾的谗言,派人将重耳的家臣赵衰、狐偃等一干忠良全部杀害。
重耳闻讯后大怒,便与舅犯等人密谋叛逃。途中经过卫国时,重耳等人生病了。重耳的随行人员见他们已无退路,便打算偷袭屠岸贾以求自保。这时重耳的儿子姬欢也随同前往,他年纪虽小却很机灵。他见随行人员要叛逃,便偷偷地告诉了重耳。重耳听后十分生气地说:“我们父子和随行人员都是逃亡之人,理应互相保护。屠岸贾是大奸贼,我们对他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你们叛逃了,我就无依无靠了。”
这时姬欢哭着说:“父王杀了我的父亲(指赵衰等),叔父们杀了我的母亲(指随行人员),这叫我怎么办呢?”正说着,田父也闻讯赶来探望病重的重耳。姬欢指着田父对重耳说:“这个老贼曾出卖过你,你还要见他干什么?”重耳一听大惊失色地说:“这是怎么回事?”随行人员便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重耳。重耳羞愧地说:“这是我的过错啊!”于是派人将田父找来。
田父见到重耳后说:“公子在外流亡十九年才终于回国为君,谁料却遭受奸贼陷害,发生了这么多事变。您不仅没有降罪于我,还特地来见我,真使我感激涕零。不过当初我对您的意见不正确,是我的罪过。”说完跪在地上磕头请罪。
重耳也连忙下跪还礼说:“您是我的长辈和恩人,您没有罪错。是我听信谗言才遭此劫难。”说完也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这时姬欢也跪着说:“父亲和叔叔都哭了,我也应该磕头请罪。”说完便跪在地上磕了头。在场的人也都纷纷跪下请罪。
重耳得知众人和姬欢都没有背叛之意后十分高兴地说:“老天爷真的在保佑我!”后来人们便把因错听谗言而造成的恶果称作“田父之功”,也就是因祸得福之意。而像晋文公这样的忠厚长者也被后世传为佳话。
总之,“田父之功”成语告诉我们忠厚长者、正直之人是会得到上天的眷顾和福报的。同时也要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因个人主观臆断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近义词: 田父之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