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贬义
释义: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轻于鸿毛,出自《报任少卿书》,比喻人所遭受的痛苦或遭遇,比鸿毛还轻。这里有一个故事:
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领辩护,被汉武帝误解,定罪为“诬罔之罪”,要被判死刑。在古代,死刑是非常严重的刑法,几乎等同于灭族。面对这样的困境,司马迁曾一度想要自杀,但想到自己父亲过去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付出了一生的心血,自己不能在父亲即将完成这部伟大作品的时候离开人世。于是,他选择了忍辱负重,选择了活下去。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接受了宫刑。在当时的社会中,这种刑罚是对人最严重的侮辱和伤害。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奇耻大辱,几乎比死还要痛苦。但是,司马迁以惊人的毅力忍受了屈辱,继续投入到《史记》的写作中。他希望通过这部著作,能够让后人了解历史,了解那些英勇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他希望能够给后世留下宝贵的记录和教训。因此,轻于鸿毛这个成语来自于他的痛苦遭遇,但却带有更为深沉的意义:无论遭受何种痛苦和磨难,都应当坚强地面对生活,努力奋斗,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不息。
轻于鸿毛虽然描述了人遭遇痛苦的极端轻视程度,但它更深层次的表达了坚强、奋斗和不懈追求的精神。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升华。
梅伯死轻于鸿毛,有何惜哉?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回
1、在人们看来,那个赌徒的死轻于鸿毛,没有丝毫意义和价值。
2、在人们看来,那个赌徒的死轻于鸿毛,没有丝毫意义和价值。
3、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4、你说这事有多重要,在我看来它轻于鸿毛,根本就不值一提。
5、为民族敌人而死,轻于鸿毛。
6、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有识之士,应该死得其所。
7、一个人的死,或者轻于鸿毛,或者重于泰山。
8、他力气很大,两百斤重的东西背上还觉得轻于鸿毛。
9、所谓有的死重于泰山,有的死轻于鸿毛,讲的就是死的意义问题。
10、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切糕。
11、人活于世,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12、我才不怕呢!不就是死吗?谁不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祖国而死重于泰山。
13、中国不是有句话吗,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我们死了就是重于泰山。
14、毛老也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5、张祖全,他,他那就叫死得轻于鸿毛啊。
16、但是有的人的死轻于鸿毛,有的人的死重于泰山。
近义词: 不屑一顾 无足轻重 秋毫之末
反义词: 举足轻重,前呼后拥,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