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死不悟的意思 至死不悟出处及释义

【导读】成语至死不悟的拼音,zhì sǐ bù wù,至死不悟的意思: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想了解至死不悟出处、至死不悟成语接龙、至死不悟如何造句在学汉字网学习。 * 更新时间:2023年
成语至死不悟释义
  • “至死不悟”释义
  • “至死不悟”成语造句
  • “至死不悟”近义/反义词
  • 成语推荐

至死不悟

[ zhì sǐ bù wù ]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释义: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至死不悟成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虽蛮貊之邦行矣,以所知教所知,不妨人亦大矣。”这个成语的主角是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他创办私塾,招收不同出身的弟子,主张培养有仁德的人才。

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弟子叫宰我,他曾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三年之丧”。宰我主张简化礼节,认为守丧的时间应该缩短。他认为守丧三年过于繁琐,与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不符。然而,孔子对宰我的观点并不认同,严厉地批评了他。

然而,宰我没有接受孔子的教诲,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认为守丧三年是迂腐的儒家传统,对当时社会并无多大意义。在孔子死后,宰我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观念,甚至逐渐偏离孔子的思想路线。他提倡富国强兵,主张贵族世袭,完全背离了儒家思想。

尽管如此,宰我还是得到了重用,官至鲁国大夫。然而,他并没有为国家和百姓着想,反而利用职权贪污腐败,最终被世人所唾弃。这就是“至死不悟”的故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坚持错误的认识或行为,到了死亡的时候还没有醒悟过来。

因此,“至死不悟”告诉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和进步,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方式。否则,即使没有在死亡时醒悟,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惩罚。

“至死不悟”成语造句

1、那些屡教不改,至死不悟的犯罪分子,最终难逃法网。

2、这哪算?不过是几个化石老太婆至死不悟的怨念而已。

3、静坐数十载,默背万卷经,固执以坐,日烧干锅,至死不悟,实可悲可叹矣。

4、以旁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俗流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

5、整天只是吃斋念佛,不积极治病,致使病情日益加重,可他还至死不悟

6、世人致目虚幻,无不叩头焚香,顶礼膜拜,枯坐禅定,日烧干锅,至死不悟,可悲可叹矣。

“至死不悟”近义/反义词

近义词: 死心塌地 执迷不悟 至死不渝 顽固不化

反义词: 随波逐流,痛定思痛,戴罪立功,见风使舵,八面玲珑,悔过自新,弃旧图新,随风转舵,悔过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