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解人的意思 自作解人出处及释义

【导读】成语自作解人的拼音,zì zuò jiě rén,自作解人的意思: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想了解自作解人出处、自作解人成语接龙、自作解人如何造句在学汉字网学习。 * 更新时间:2023年
成语自作解人释义
  • “自作解人”释义
  • “自作解人”近义/反义词
  • 成语推荐

自作解人

[ zì zuò jiě rén ]

释义: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自作解人”出自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四,讲的是:唐人李山甫、姚合在处理疑难问题上的办法,如告诉他人此无甚深奥,不过是自己的日常思考。下面是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

唐朝时,有个叫李山甫的人,在某次科举考试中,他参加进士考试,考题是一道难题,让他解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两句诗的意思。李山甫认为自己很聪明,对这两句诗早已理解透彻,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章。然而,考官看后却认为他的文章牵强附会,不知所云。

后来,李山甫又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这次是参加明经考试。这次考题中也有一道难题让他解释“愿为秋草碧,报与春花开花”这句诗的意思。李山甫非常自信地写了一篇文章来解释这两句诗的意思。考官看后非常满意,认为李山甫解释得非常贴切。

然而,姚合却对李山甫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不过是自己的日常思考罢了。只是你平时没有注意积累和思考,所以才会在考试中不知所云。”李山甫听后大悟,原来这两句诗并不深奥难懂。于是他说:“多谢指教!今天终于自作解人了。”

这就是“自作解人”的来历和故事。后来,人们用“自作解人”比喻那些过于自信,喜欢自我解释和自我安慰的人。这个成语告诫我们不要过于自信,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多加思考和积累知识。

“自作解人”近义/反义词

近义词: 强做解人 强作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