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出尘不染成语来源于佛教,最早出自《梁书·萧景传》。它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高洁,不沾染世俗的污秽,不受尘世的污染。这个成语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萧景的人,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却对佛教有着深厚的信仰。他修行品德,恪守规矩,无论在官场还是民间,他都能够保持清廉高洁的品行。
萧景经常独自一人修炼禅定,很少与人交往。有一次,他出游时发现了一片空地,地上生长着一株青莲,这让他十分惊喜。在青莲旁边,他看到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这让他惊异不已。原来这位女子也是一位修行者,她告诉萧景,这片空地是修炼者的圣地,不允许任何人打扰。
萧景十分感激这位女修行者,于是他向她请教如何修行才能达到出尘不染的境界。女修行者告诉他,要做到出尘不染,首先要保持内心的清净,不受外界的干扰;其次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被欲望所诱惑;最后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修养。
萧景按照女修行者的教导去做,最终他达到了出尘不染的境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品德的修炼,才能真正做到出尘不染。这也是出尘不染这个成语所要表达的含义。
秋影主人,中年却扫,炉熏茗盌,拥髻微吟,花社灵光,出尘不染。
◎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记》第十五节
1、秋影主人,中年却扫,炉熏茗盌,拥髻微吟,花社灵光,出尘不染。◎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记》第十五节
近义词: 出污泥而不染